为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工作要求,促进教师之间交流,从而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2020年11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各教研室主要围绕如何提高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水平、打造思政课精品课程等问题展开了交流研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的杨正群老师就《剩余价值论》一课向大家分享了她对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理解,她从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现、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分配、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五个部分由浅入深,结合经典著作重要理论和社会现实案例进行剖析,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把握章节内容,相关听课教师共同进行了评议活动。大家认为,本次授课备课认真、教学环节完整、讲解系统深入,同时,大家也建议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技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与载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的贺撒文老师就《家庭美德》一课向大家分享了她的授课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她从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两个方面来帮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用具体的事例教导同学们在恋爱交往中要做到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和如何妥善处理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课后大家围绕着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的课堂管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教学重难点阐释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系也分别开展了集体备课。各教研室主任带领全体成员,分工合作,深入研讨了每一个教学环节,大家共同讨论,化解问题,寻找突破,并由教研室主任作概括性小结。
我院组织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每两周组织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真正发挥出集体备课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努力上好每一次课,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