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由嵩县农业农村局主办、洛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承办的“2025年嵩县中药材(丹参)标准化种植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圆满完成10天培训任务,正式结业。洛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王洪瑞、嵩县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股负责人侯建光科长以及全体参训学员等出席结业仪式,会议由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曹威威主持。
作为紧扣嵩县丹参产业发展需求打造的示范培育项目,本次培训以“提升实用技能、赋能产业发展”为核心,延续“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跟踪”三位一体模式,设置政策解读、丹参标准化种植、质量检测等实用模块。师资团队汇聚了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农林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专家、行业技术骨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者等,既带来丹参种植基础理论讲解,又开展田间实操指导;其间还组织学员赴焦作、济源、三门峡等丹参核心示范基地实训交流,构建起完整学习体系。
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展现出高度的学习热情与自律意识。大家克服工学矛盾,按时参与每一堂课程,课堂上踊跃提问、热烈讨论,在实践中勤于动手、善于总结,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经过10天系统学习,学员们在思想认知、知识储备和实操技能上均实现显著提升,不仅更新了传统种植理念,树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意识,还熟练掌握了丹参种植关键技术,深化了对产业链各环节的认知,更在交流中凝聚了合作共识,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业仪式上,主办单位与承办方对学员们的学习成果给予充分肯定。王洪瑞指出,本次培训是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希望学员们能将所学转化为实干动力。学员代表董铁营在发言中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争当学以致用的实践者,把先进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带动乡亲共同发展;争当终身学习的新型农民,持续提升能力素养,为嵩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药材产业是嵩县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丹参种植更是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产业提质的关键抓手。通过10天的集中培训,参训学员不仅系统掌握了丹参种植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的全流程技术规范,更通过跨区域实训开拓了产业视野,在病虫害绿色防控、土壤改良等关键环节形成标准化操作方案。
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嵩县丹参产业发展注入了专业人才力量,更构建起“政府引导、高校支撑、农户参与”的协同发展新模式,为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通过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有效推动嵩县丹参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文/黄海阔 图/张瑜 审核/刘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