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锚定专业起点・赋能未来成长——我院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介绍会为新生绘就发展蓝图

为帮助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新生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到“专业学习者”的角色转变,明晰专业价值与未来发展路径,2025年9月25日,我院在A2-104教室举行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介绍会。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小虎,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马荥及教师代表,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新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马荥主持。

开场环节,张小虎以“文旅融合时代的专业成长与价值实现”为题致辞。他指出,当前文旅产业正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升级,国家“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与升学空间。针对新生未来发展,他提出三点期待:一是“明定位”,既要认识到旅游管理是“连接文化与服务、串联产业与民生”的应用型专业,也要结合自身兴趣初步规划就业或升学的方向;二是“重实践”,学院搭建的实训平台与企业合作资源,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竞争力的关键,希望新生主动参与实践,积累行业认知;三是“立长远”,大学四年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跨文化沟通、应急处理、创新策划”等可迁移能力的阶段,这些能力将支撑未来在文旅领域的长期发展。

马荥围绕“专业如何支撑新生未来发展”展开系统讲解。在培养目标上,她强调专业以“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为定位,既培养学生的“硬技能”(如旅游策划方案撰写、酒店运营管理、景区服务标准执行),也注重“软素养”(如客户需求洞察、团队协作、文化传播能力),这些能力既是企业招聘的核心要求,也是考研深造中“学术实践结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她详细解了旅游管理四层结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即“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实践课”。此外,她还介绍了学院与省内10余家重点文旅企业、5A级景区共建的实践基地,以及往届毕业生的多元发展路径——既有进入知名酒店集团、文旅公司担任管理岗的案例,也有考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实例,让新生对“就业”与“升学”两条路径都有了具体认知。

实践体验环节是本次介绍会的“亮点环节”,也让新生对专业的认知从“理论”走向“具象”。新生们移步学院二楼实训区域:在A1-221西餐实训室,马主任结合酒水调制、餐品搭配的实操演示,讲解“酒店餐饮服务中的细节管理”,让新生理解“专业技能如何影响客户体验”A1-224茶艺实训室,旅游专业学“茶艺文化与旅游服务融合”为主题,从茶具辨识、泡茶流程到茶文化讲解,全程示范互动,新生们还亲手体验了茶水冲泡,在“闻香、品茶”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旅融合”下专业的文化属性。现场互动频繁,新生们不时提问“茶艺技能如何应用在文旅项目中”“西餐服务实训是否会纳入课程考核”,教师与学姐的耐心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其对专业实践的期待。不少新生表示,“原来旅游管理不只是‘带团’,还有这么多有趣又实用的技能,现在对专业学习更有动力了”。

本次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介绍会,不仅是新生专业认知的“启蒙课”,更是其未来发展规划的“导航仪”通过专业解读、实践体验等多维联动,新生既理解了专业的时代价值,也明晰了“学习—实践—发展”的逻辑链条,更激发了专业学习的内在动力。未来,我院将持续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核心,一方面完善“专业教学—实践实训—升学就业指导”的一体化培养体系,比如后续将结合新生需求开展“考研启蒙讲座”“职业规划工作坊”,帮助不同发展意向的学生找准路径;另一方面深化校企、校校合作,引入更多优质资源,为旅游管理专业学子搭建“成长阶梯”,助力其成长为适应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个人价值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图、文/姬秋雁  审核/刘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