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热点视窗>>正文
河南巩义:戏里戏外的新变化
发布时间:2018-10-08 08:23:51 点击:

巩义市第六届戏曲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晚会现场 张静翠 摄

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在豫剧大师常香玉的故乡——河南巩义,15年来,每年的6月至9月都是百姓在文化广场享受戏曲大餐的好时候。今年也不例外,巩义市第六届戏曲文化艺术节自6月拉开帷幕以来,每周一、三、六晚演出,历时4个月,持续为市民奉献了50余场精彩表演,陪伴10万余名戏迷度过炎夏和初秋。

升级改版,群众有了新惊喜

9月16日,由巩义市小关镇小百花戏曲文化艺术团带来的豫剧《孙成打酒》在巩义市宋陵公园文化广场火热上演,锣鼓敲得震天响,戏迷台下热情涨。这是由巩义市委宣传部、巩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巩义市文化馆承办的巩义市第六届戏曲文化艺术节的演出之一。

巩义市戏曲文化艺术节源自2002年开始的巩义市业余剧团调演活动,自2013年起更名为巩义市戏曲文化艺术节。本届艺术节与以往相比,又有新突破,除业余剧团调演之外,增设了“戏迷擂台赛”和“梨园香韵”文化角戏迷乐活动。特别是首届“戏迷擂台赛”分为成人组和少儿组,是本届艺术节的一个亮点,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不少新的惊喜。

6月14日晚,巩义市首届“戏迷擂台赛”(第一场)在巩义市东区文化广场“梨园香韵”文化角开赛。当晚,伴随着掌声和欢呼声,15名选手依次登场,精心演绎了豫剧《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和《三哭殿》选段《下位去劝一劝贵妃娘娘》等,一段段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或激昂、或委婉,展现出选手的功底和戏曲的独特魅力。此后,每周四晚8点巩义市首届“戏迷擂台赛”活动都在这里如期举办,一直持续至9月底。

15年历练,剧团有了新变化

“巩义市戏曲文化艺术节从第一届的15个参演剧团发展到如今的40多个;从原来的只要报名就能参加,到如今需要筛选把关才能参演;从原来的需要宣传动员才来参加,到如今的争先恐后、相互竞争才能入选……”巩义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多年来巩义市戏曲文化艺术节的变化不可小觑。

据了解,巩义市现有业余剧团70余个,主要涵盖豫剧和曲剧两个剧种,遍布巩义市各个村镇。每逢有本村的业余剧团参加巩义市调演活动,全村不论老幼,都会结伴前往助阵。

调演活动广受群众关注,是组织单位默默筹备、演出团体辛勤付出的结果。每年在戏曲文化艺术节启动的前两个月里,巩义市文广新局和文化馆都要组织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和业余剧团团长召开调演筹备会,并组织工作人员到各业余剧团进行筛选和指导节目,从最初的要求数量、重在参与,逐步发展到如今的重在质量、重在提高。

如今,戏曲文化艺术节不仅在巩义市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还吸引了郑州、登封、偃师等兄弟市县纷纷派团前来参加。

当地有了新收获

作为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故乡,巩义人民对戏曲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业余剧团调演和戏曲文化艺术节的影响下,巩义喜爱戏曲的人越来越多,乡村业余剧团不断涌现,如鲁庄镇就有鲁庄村、西侯村、苏家庄村等9个村成立了大型业余剧团,常年开展演出活动,并逐步向商业化运作模式发展。

此外,在戏迷的建议下,巩义市文化部门把戏曲作为文化广场的主要内容之一,组织了一系列戏曲文化活动,如“春秋季戏迷戏曲演唱会”“戏曲晨唱”等,成立了“戏迷自娱园地”和文化广场戏迷协会。各乡镇及街道办文化站、文化大院也相继成立了戏迷协会、戏迷活动室或戏曲演唱队,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他们白天干完农活儿,傍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有的还自编自演曲艺小段,在节日期间义务演出。

“业余剧团调演活动和戏曲文化艺术节的开展,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对于大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探索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对促进巩义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巩义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做大做强这个品牌。

热点视窗
专家顾问
研究团队
新 书 架

版权所有: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