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热点视窗>>正文
湖南:推选文化地标 激活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18-07-03 09:34:22 点击:

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

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是地域文化的标记,也是游子的精神坐标。今年以来,“文化地标”在三湘大地成为一个热词。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湖南十大文化地标推选活动正在火热开展,随着推选活动尤其是网络投票的火热开展,湖南掀起了关注了解、参观游览、宣传推广文化地标的热潮,有效提升了湖湘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能够代表湖南形象和气质的文化地标星罗棋布,它们见证着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承载着湖南人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说,“我们以推选文化地标来礼敬优秀湖湘传统文化、展示湖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目的在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传承弘扬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和支持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根据推选活动方案,湖南省范围内所有与文化相关的、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书店、剧院、街区、园区等标志性建筑物皆可参与推选,参选文化地标必须具有三个属性,即深刻的文化内涵、广泛的影响与认可、丰富的时代记录。自推选活动启动以来,经文化地标管理部门申报、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审核、市州文化行政部门推荐、专家初评等环节,已确立85个候选地标,其中既有岳麓书院、岳阳楼、屈子祠等历史文化类地标,也有毛泽东同志故居、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通道转兵纪念地等红色文化类地标,还有长沙滨江文化园、醴陵瓷谷等当代文化类地标。

一石激起千层浪。推选湖南十大文化地标的消息犹如一声号角,集结起湖湘儿女内心的文化情愫,身处世界各个角落、从事各行各业的湖南人纷纷关注并参与到这场推选活动中。在首轮网络投票的15天里,广大网友共为心中的文化地标投出838万余票,平均每8个湖南人中就有1人次参与投票,平均每天的投票数达56万票。在美国纽约定居10余年的湖南岳阳人曾向东十分关心家乡正在开展的文化地标推选活动,他说:“这是家乡文化建设的盛事,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湖湘文化情结。”远在海南的琼台师范学院副教授夏爱元是湖南益阳人,她认为:“此次文化地标推选是对湖湘文化的普及与推广,让那些凝固的地标建筑活跃起来,激发了每一个湖南人爱家、爱国的热情,点燃了每一个远在他乡的湖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座或者多座文化地标建筑,每一座地标都有不同的故事和情结。”在长沙市某房产中介担任业务经理的龙敏不仅参与文化地标网络投票,还推荐客户投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曾汉轩认为,文化地标推选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更多人去关注这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让一座座带着湖南人记忆的建筑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

株洲市石峰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曾晖表示:“湖南的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推选活动通过网络形式把大家关注的文化呈现出来,让大家都参与其中,这既是对文化的认同,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秋瑾故居参加了此次文化地标推选活动,在网络投票的带动下,更多游客来到秋瑾故居参观,了解革命文化。明显感觉到参观人数增长的还有秋收起义纪念馆,该馆馆长卢铓表示:“自推选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景区的社会关注度与日俱增。”宁远文庙景区负责人郑成德说:“这次推选文化地标活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活动不仅加深了社会各界对湖南文化的认识,也有助于参选单位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

“推选文化地标是塑造和引领地方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古迹与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委员会主席张杰表示,社会大众共同参与湖南文化地标推选活动,实质上就是一个建立文化认同感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形成一种文化共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肃认为,评选湖南文化地标最为显著的社会效应,就是让更多人感觉到建筑不仅仅是盖房子,还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建筑对于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

 

热点视窗
专家顾问
研究团队
新 书 架

版权所有: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