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热点视窗>>正文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18-07-02 09:37:35 点击: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对我国城乡关系的准确研判和重大部署。在这个过程中,推进乡村振兴要特别注重处理好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我省“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六项重点任务之一。两者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内涵有哪些,以及如何从机制上保障、促进融合发展?为此,我们特请专家一一解读。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王建国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从根本上讲是相辅相成、互动联动的关系,我们应从更深层次理解二者的内在联系,科学把握,从而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和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城镇化的核心要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农产品不仅是城镇人口的最基本生活资料,也是轻工业维持生产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新城镇化的质量将不会高,也难以实现健康发展,也不能使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农产品为城镇人口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轻工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农业人口就会因为缺衣少食无法在城镇中生存下来,轻工业就不能为居民提供更充分的生活资料,直接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而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大对乡村的倾斜,投入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乡村的环境条件,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的生产效率,使农民得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加入城镇化的时代洪流之中,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具有进城成为市民的“原始积累”,可以在城镇定居下来;同时,农业的发展也将有效地保障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的生活需要,并保障相应的工业生产及其转型升级的原料需求,由此可见,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也是第一推力。

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

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承载,工业化为城镇化人口提供就业,正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为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拉动乡村走向繁荣。

城镇如火如荼的基础社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了城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工业的发展及其转型升级搭建了更加完备的平台和载体,为日益扩大的城镇化人口提供了更多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同时,城镇良好的公共服务也使得他们愿意并定居下来成为市民。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也为城镇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随着愈来愈多的农业人口转向城镇定居和生活,农业人口相对愈来愈少,原本细分小块化的土地资源才可以集中连片化,大型农业机械有了更好施展的空间,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才可以有效推进,农业效率越来越高,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和政府有更多财力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并引导社会资本和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转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良好条件。

两者互促共进

不管是从理论上看,抑或是从世界发展史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不仅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而且也必然是互促共进、协调同步的,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的基础在于同步,也只有同步才可以协调,二者的同步协调形成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合力和强大动力。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看,二者都是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仅仅依靠城镇化,忽视农业现代化,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且容易导致农业萎缩和引发“城市病”;反之,农村将不能获得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成为“一潭死水”,延缓农业现代化进程。

就目前看,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的最大症结恰恰在于:二者发展的不同步不协调,核心问题则在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滞后于城镇化。所以,科学处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关键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并提出全面、系统和根本性解决方案及路径,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协调发展。⑩4

构建协调发展机制

□王新涛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相互关系是内在的、紧密的,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同步发展是本质的、必然的。但从我国的现实看,由于种种原因,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突出表现为农村发展滞后于城镇,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城镇化。为此,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重新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实施。

重构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但随着我国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少城市原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欠账较多,产业承载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城镇原有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加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居住人口快速增长,人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占有量更低,居民需求与城镇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农村人口相对减少,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可能,但和如火如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相比,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显得相对落后。在此背景下,必须将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根本上改变乡村长期从属于城市的现状,明确乡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和在城乡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框架下,重新构建城乡产业互补链接、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空间布局统筹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平等均等、社会文明与社会治理协同建设等“一体化”发展,赋予实施乡村振兴的更多更新更具操作性内容,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产要素城乡双向流动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由于农村条件相对较差,生产要素的逐利性决定了其由农村单向流入城市的惯性并没有甚至难以改变,不管是人还是资金等等由乡到城的流向依然如此,在相当程度上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

基于此,这就要求在政策上重构推动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和协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出台更加科学的政策,使农村人口愿意“留下来”建设家乡,也能够吸引城市人口愿意“走进来”建设农村。其次,政府财政要加大向农村倾斜投入的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城镇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农业领域,确保实施乡村振兴对资金的需求。再次,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以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为契机,统一城乡土地市场,使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的价值体现。

精准高效反哺“三农”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城乡差距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明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等举措支持农村发展,对于农村面貌的改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城乡发展差距拉大、乡村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三农”薄弱环节依然存在。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要立足新阶段和新问题,重构系统科学、分层细化的反哺“三农”机制,既要实行工商业对农业、城镇对乡村、城市居民对农村居民精准对口支援;还要从人力物力、物资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全面具体支援;也要根据实际,打破行政区划,按照经济发展规律科学高效支援,真正把反哺“三农”的机制变成促进“三农”发展进步的现实生产力。⑩4

城乡失衡亟待解决

□易雪琴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不能缺乏农村的促进和支撑。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互促共赢的关系,但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也是不争的事实。城乡失衡、城乡两极分化已成为当前最大的社会结构性矛盾之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已迫在眉睫。

城镇化质量不高乡村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城乡“一头热、一头冷”的发展,加剧了二元结构的固化,造成了城镇化质量不高与乡村发展愈益滞后的双重困境。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50%,但同时,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远落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农业人口“转而不移”的不完全城镇化和多数城市运行发展的亚健康状态并存。

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打破,农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发展、农村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建设、农村居民收入明显滞后于城市居民收入,乡村与城镇的发展差距愈拉愈大。

破局城乡经济发展失衡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地、钱等资源要素从农村转向工业、从农村流入城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但从统筹城乡的角度考虑,这种单向的要素流动导致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从人的方面看,工业化和城镇化吸引了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这种长期的人口单向流动导致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日益匮乏,农村经济难以振兴,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从地的方面看,现阶段大多数城市及其周边的建设用地指标已供不应求,与之相对应的是,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大量建设用地处于闲置状态。在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没有统一的前提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和非农部门倾斜,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从钱的方面看,长期以来的“抽农补工”的财政收入分配政策,将农村财富向工业和城市转移,同时资本的趋利性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在农村形成巨大资金缺口。

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对农村的吸附效应与资源单向汲取格局,使农村失去了现代生产要素的有力支撑,导致农村经济明显滞后于城市经济,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城镇化。要破解城乡经济严重失衡的局面,就必须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高效流动,通过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进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缩小城乡建设的巨大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重点一直在城镇,农村则严重不足。这样一来,城市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城市居民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远不如市民。

这种城乡建设面貌的巨大差距,促使农业人口过度涌向大中城市,给城市承载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实施城乡公共资源相对均衡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建设面貌的差距,推动城乡生产生活条件的均等化,才能实现城市良性运行和农村健康发展。

增强农业人口的获得感

无论是城镇化还是乡村振兴,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从农业转移人口来看,当前仍有不少城镇化人口既有自然的农民身份又是职业的产业工人,处于“城镇挣钱乡村消费、闲时进城务工忙时返乡务农”的“两栖”状态,他们在就业、就学、就医、社保等方面也不能完全享受与城镇户籍人口同等的待遇,在社会行动上与城市社会有着明显的隔离,缺少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回不去的农村、融不进的城市”已成为很多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写照。

从留守农村的农业人口来看,由于当前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与市民拥有的不动产权利相比,农民的财产性收益迟迟得不到保障,加之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与市民收入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留守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远不如市民。因此,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努力提升农业人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也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⑩4

多策推进乡村振兴

□郭志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步协调发展,小康社会才能如期全面建成,现代化建设才能早日实现。

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把乡村产业纳入城乡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之中,逐步实现城乡产业的对接连接错位互补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此,必须树立“今日的城市经济业态,就是明天的农村经济业态”的发展理念,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业态升级。

农业产业业态的升级,要主动对接城市经济的辐射,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城市的现代物流、电商、休闲旅游等产业在乡村合理布局,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农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

当前,城乡要素正在从单向流动转向双向互动,将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资源要素按照市场价值规律进行合理配置,将为乡村振兴的实施创造公平的市场条件和有利的发展环境,进而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优化配置的关键在于促进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为此,一要引导工商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将更多的城市金融资本投入到乡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生态环境改善之中。二要重点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领群众落实好关键技术,全面提升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三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等技能人才,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同时,鼓励农村人才回流,支持农村青年和妇女创业以及大学生回乡创业。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业已具备了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同时,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客观上也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向乡村地区倾斜,由“城市偏向”转向“乡村侧重”,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要包括道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更要包括村内道路建设、自来水供给、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垃圾收集处理、改厕、路灯亮化、公共交通、有线电视等生活性基础设施,力求做到“无缝对接”、互联互通,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的成果。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应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推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抓重点主要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短板主要是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强弱项主要是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共建共治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目的之一都是要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对宜居环境的追求。但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上,城乡二元化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对城镇生态建设的重视和对乡村生态建设的忽视。

为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着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筑牢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生态屏障。⑩4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

本版稿件在“两学一做”手机报同步刊发

热点视窗
专家顾问
研究团队
新 书 架

版权所有: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