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高龄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毓宝携弟子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式上演出天津时调《军民鱼水情》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观众参观“全国非遗曲艺项目保护成果展”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流光溢彩”非遗服饰秀活动现场
《非遗公开课》录制现场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人做现场展示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古琴名家吴钊在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等共同主办的“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古琴专场上演奏。
在山西平遥举办的“作为国家记忆的非遗影音文献论坛”活动现场
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非遗保护讲座月”活动中,汉川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忠德与现场观众交流。
本报记者 王学思
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公开课》,持续一周汇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非遗曲艺类项目展演,11场惊艳动人的非遗服饰秀,40余部震撼人心的非遗影像作品免费公映,超过3700项非遗活动在全国上下同步开展……
又是一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这个逐渐成为我国集中展现包括非遗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间节点,今年的非遗系列活动较之以往更具新意。全国上下生动的非遗实践,热情地邀请公众参与到非遗体验活动中来;动人的非遗保护故事,鲜活地诉说着多彩非遗为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全民乐享保护成果
在家门口就能现场领略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的名家风范、一睹苏州评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丽生翩翩风度地弹唱……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在天津开幕。这期间,有36支非遗曲艺小分队分赴天津市16个区的社区(村)、企业、校园、军营、公共场所等开展百余场演出活动,让当地群众近距离地感受到传统曲艺的艺术魅力和曲艺传承人的时代风采。截至目前,光明网、一直播、斗鱼、酷狗、陌陌、花椒、搜狐千帆等直播平台共直播了3天32场演出,观看人数达2.4898亿人次,互动达48亿次。
6月8日,北京国家图书馆的学津堂学术报告厅坐满了读者,一场名为“谁在讲述中国故事”的非遗抢救性记录成果展映活动吸引了许多普通市民的关注。活动展播了记录3位耄耋之年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影像,精神矍铄的3位老人还在现场为观众讲述了古渔雁民间故事,表演了汉川善书和邵阳布袋戏。许多观众都被老人们的传承事迹打动,大家觉得虽然不能亲自加入到保护这些非遗项目的工作中去,但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还有这么多宝贵的非遗项目需要去认识和珍爱,意义非凡。
这样的活动不止一场,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将40多部优秀的非遗影像作品汇集起来分别在国家图书馆、山西平遥进行展映,获得了当地群众的极大好评。
非遗凝聚着智慧,传承着民族的基因和文化根脉,同时,它又是鲜活的,是文化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从6月初开始,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开幕,11场以非遗为主题的时尚服饰秀在恭王府博物馆惊艳登场。古韵的空间与时尚秀场的交错,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对话,一场场走秀、一件件作品,向观众阐释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审美和知识是如何在时代变迁和自身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业界共话实践经验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全民共享保护成果的盛大节日,同时也是非遗保护领域业界同行共话保护实践、切磋交流经验的大聚会。
6月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及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在天津举行。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及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怀着激动的心情,分享了他们从事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动故事和感悟,交流了他们从事非遗实践工作的经验和心得。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在总结发言时指出,进入新时代,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不断增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加强传承实践能力建设,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自2013年以来,我国文化主管部门开展了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支持对942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工作,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文化记忆得到记录和保存。如今,非遗记录工作正在由抢救性记录向形成更全面、更系统的记录体系拓展。如何保障记录工作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当前的实践已经总结了哪些经验?
在非遗影像展活动期间,长期致力于影像记录的非遗保护工作者、纪录片人通过研讨、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国家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这些优秀资源长期有效地进行线上永久展示、放映,并运用新媒体和自媒体等大众传播手段,扩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非遗记录作品找到观众,为非遗文献资料找到受众,为非遗影像记录与传播提供持续助力。
在全国非遗曲艺周的活动现场,除了议程中安排的座谈活动,时常能够看到传承人、保护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在演出之余围坐在一起自发地交流演出心得、切磋保护经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127个曲艺类项目在曲艺周期间全部亮相,这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历史上首次实现曲艺类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的集中展演,不仅为曲艺界的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展现魅力、切磋交流的平台,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增强其文化自信,而且也是对曲艺类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情况的一次集中检阅和评估。的确,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许多基层的曲艺保护工作者甚至自费前来参会,他们表示这种交流和观摩的机会实在难得,一定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好这一周的学习时间。
不断创新传播手段
6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图书馆组织制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非遗公开课》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综艺化的表达方式、深入浅出的非遗知识讲述,充分地向公众解读了非遗在“点亮智慧”“引领时尚”“传递情感”“凝聚力量”等方面所蕴藏的深沉的能量。
这是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多方力量在创新非遗传播手段方面做出的一次积极探索。节目播出当晚,第三方收视数据平台“酷云EYE”实时数据显示,《非遗公开课》的直播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长时间名列前茅,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巨大张力。播出次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和综艺频道对节目进行重播,网络视频播放量持续攀升。许多网友感叹,原来非遗触手可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为了营造全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积极推动下,非遗传播手段得到了不断地拓展和创新,许多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新的传播渠道业已成为非遗工作普及推广的极大推手。
自去年首届“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举办以来,该活动就积极联合各大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全球直播。据统计,今年“锦绣中华”活动启动后,仅前3日其网络直播的点击量就已超过了2800万次,足见社会公众对于非遗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一些新媒体平台也积极围绕遗产日的主题设置了“我的家乡有非遗”等不少极具参与性、互动性和传播力的线上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同感、参与感。人人参与非遗传承实践的动力愈发强劲,彰显“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的氛围愈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