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师在南京图书馆文创艺术中心演示插花艺术
本报讯 (驻江苏记者王焰)第八届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以下简称“名城会”)5月25日至28日在南京举行。“名城会”首创于2004年,是一项国际文化双年盛会,迄今已成功举办7届,先后有逾百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国际机构、文化企业代表出席。
本届“名城会”围绕“互鉴·分享·共赢”主题,分为博物博览、文学出版、非遗创新、遗产城市四个板块,通过开闭幕式、论坛、博览和文化活动等形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开展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通过文学出版和创意设计领域的国际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人文交流,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和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拥有2500年建城史、近500年建都史,是中国最早推广和普及纸质书籍的地区之一,素享“天下文枢”之美誉。为此,本届名城会特安排“文学出版”板块活动,邀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知名汉学家和优秀青年代表在宁参观考察,围绕“创意与文学”“青年与文化创新”“青年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在文化发展创新、创意设计、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传承等领域进行研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凝聚智慧,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传播南京故事。
5月24日上午,来自“一带一路”35个国家的43名青年代表齐聚南京图书馆,开启了“2018名城会文学出版板块文化交流参访活动”的序幕。在南京图书馆一楼文创中心,书法表演艺术家用行书和楷书为嘉宾写了关于南京的诗词,展示东方文字之美,茶艺师演示了乌龙茶的泡制过程并邀请嘉宾现场品茗,花艺师用三个主枝插出的花令嘉宾赞不绝口。
《四库全书》是南图的镇馆之宝,在四楼8000平方米的国学馆,工作人员向青年代表们重点介绍了在楠木盒子里摆放《四库全书》。“此套《四库全书》为现今国家图书馆藏的文津阁版四库全书原样影印本,原大、原色、原样影印出版。乾隆皇帝当年共命3000多人抄写,费时13年方编成《四库全书》。装帧方面,经、史、子、集封面分别为绿、红、蓝、灰四色,配有128个楠木书架、6144个楠木函盒。楠木质地坚硬,用于保护书籍,樟木有异香,可用于杀虫和驱虫。”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各国青年代表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纷纷拍照纪念。来自哈萨克斯坦的Massanov代表中亚研究院向南京图书馆捐赠了书籍,希望延续“一带一路”研究的优良传统,推进学术交流,来自毛里求斯的Kavinien向南京图书馆捐赠了一部他自己翻译的诗集,希望继续向世界传递对文学的爱。
青年代表们与南京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业界先锋和优秀青年代表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对话。在南京民俗博物馆,他们体验了画脸谱、泥塑、扎花灯、绒花、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项目及投壶、射箭、击鼓夹币等传统游戏;在大报恩寺举办了“青年与遗产”文化沙龙;参观了南京大学图书馆、校史馆,栽种“一带一路”友谊树并立碑,举办“青年与文化创新”论坛;参观了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展,欣赏了实验艺术表演,并举办创意青年交流座谈会;参观了江宁织造府的红学馆、云锦馆并与南京文化界的专家学者进行红学分享交流。
在今年的“名城会”上,南京被定为“一带一路”国际文学论坛永久会址,四天的“名城会”彰显了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了南京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了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交流。
来源:中国文化报
链接:http://epaper.ccdy.cn:8888/html/2018-05/29/content_233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