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由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法学与社会学院共同协办的首届“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征文、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洛阳师范学院逸夫教学楼G5-202举行。出席本次颁奖仪式的有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文献、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时明德、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书记曹嘉、图书馆馆长刘绍武、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秦永超和获奖师生60人,相关院系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颁奖大会。

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秦永超代表各协办单位讲话。他表示,此次活动经多方筹备,学校师生积极参与,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美丽乡村建设新面貌。他希望广大师生以此活动为契机,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中来。

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书记曹嘉宣读了此次征文和摄影大赛的获奖名单。张建东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他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丰富了实践经验,提升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认知,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宋文献、时明德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发证书和奖金;曹嘉、刘绍武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发证书和奖金;秦永超为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得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文献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获奖的师生表示了祝贺,他表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丰富和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品质,让乡村更具魅力。他鼓励大家用文字和图片展现乡村文化之美,保护好乡村文化之“根”。并希望持续开展这项活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添一份力。

实施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关键。首届“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征文摄影大赛历时3个月,各学院师生踊跃投稿,共收到来自全校师生的征文作品242篇,摄影作品227幅,此次活动是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多各部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次重要主题实践活动,也是一次爱乡村、品乡韵、拾乡愁,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发掘创新乡村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活动。
作为主办方,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长期立足河南省公共文化建设现状,扎实推进公共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积极开展公共文化管理及服务人员教育培训,着力协助基层文化机构挖掘、保护、传承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面向基层城市社区和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模式,逐步成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决策咨询的重要智库。此后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还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附件1:首届“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主题征文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张建东 武玉麒 李政昊
二等奖
吴世麒 林娟娟 邹梦洁 马慧宇 李亚辉 许晓晓
三等奖
夏欣欣 王圆圆 贾贝贝 黄凯强 付 帅 冯依然
徐瑜苛 李文霞 戚紫璇
优秀奖
杨春丽 吕嘉昕 商竞文 周天舒 刘雪龙 闫瑶瑶
张丽洁 李笑千 刘甜甜 焦雅婷 蒋坤豫 杨红竹
附件2:首届“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主题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及部分优秀作品
一等奖
苏弈祺 郭 晶 关 勇
二等奖
王 岩 吕若男 张思妤 田晓朋 孙丹丹 陈雪妍
三等奖
王梦琦 孙 奔 孙安东 苏雯晴 张琬琦 张慧慧
陈云虹 刘 朝 张 亮
优秀奖
李彦辉 侯晓冰 闫朝一 李胜杰 韩媛媛 刘凡进
张振宇 耿龙洁 何玉丹 武玉麒 刘嘉帅 段凯亮
部分优秀摄影作品展示

一等奖 《翠》 苏弈祺
一等奖 《爷孙俩》 郭晶

一等奖 《指点》关勇
二等奖《钧瓷之都——神垕的传承与创新》吕若男
二等奖《河洛大鼓传承人》王岩
二等奖《庙荒村的改造》张思妤

二等奖《志愿者们》孙丹丹
二等奖《建设美丽乡村,传承翔梧精神》陈雪妍

二等奖《戏曲》田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