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阮可副教授

康洁副厅长

时明德书记
4月15日下午,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在教育科学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办法及指标体系研讨会”,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专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阮可,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康洁,公共文化处处长崔玉山、调研员张德祥,公共文化处主任科员刘智伟、副主任科员霍松园,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时明德出席会议。洛阳师范学院科研处、图书馆、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音乐学院部分老师及中心成员参加。会议由洛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宋文献主持。
邹慧君老师和肖静老师先后向与会领导和专家详细汇报了《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考评办法》及《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的设计依据、宗旨和内容,与会领导和专家首先对初稿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初稿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张德祥调研员建议:“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一定要结合国家、省里政策以及我省实情,涉及面要广,还要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中心也包含进去。另外,“考评体系”中的一级指标“领导重视”之下的二级指标要添加和充实,“考核办法”中的考评结果档次设置需再斟酌。
崔玉山处长指出,“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一定要弄清谁考核、考核谁、考核什么、考核结果怎么应用等问题,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使其具有简单方便的可操作性。
刘智伟主任建议:要将“豫办48号文件”作为制定“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的重要依据,还要将群众文化活动、建立总分馆制等纳入考评指标。另外可以考虑将“考评体系”和“考评办法”做成一目了然的小册子,便于实际操作。
阮可教授指出,“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的制定一定要做好“四定”:一是定位问题。要弄清楚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有针对性地起草和逐步修改。二是定标问题。地市和县级标准应统一;指标类目设置要合理;基础硬件指标的权重要大;考核指标要作相应的注释。三是定量问题。所有指标的定量既要有利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又要利于考核统计和分析。四是定向问题。基础数据可以网上采集,实现动态更新和监测。可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全省排名,以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工作取长补短。
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康洁首先对中心能在短时间内编写出“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的初稿表示钦敬和感动,认为中心与省文化厅的这次对接非常有效。康洁厅长对研究中心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做出明确指示:第一,她强调因为时间紧,研究中心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进度时间表,还要考虑与文化厅如何沟通、“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怎么完善等问题;第二,县一级要考评政府,地市级考评文化部门;第三,中心要与文化厅互相配合,要与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建立对接机制;第四,要尽快完成“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并尽早试运作,以推动我省公共文化建设。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时明德对各位专家领导的意见与建议表示感谢,他强调,研究中心一定会积极采纳吸收大家的意见,尽快做出改进,并表示研究中心会在六月份开始实施各项计划,确保河南省公共文化建设相关工作顺利推进。(王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