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新闻>>中心动态>>正文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聘任仪式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6-07-05 07:28:02 点击:

7月1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主办,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我校协办的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聘任仪式暨蒯大申教授学术讲座在学前教育学院蓓蕾剧场举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成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蒯大申,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康洁,公共文化处处长崔玉山、调研员张德祥、副处长沈国忠,河南省图书馆原馆长杨扬,河南省文化馆馆长沈峰,《中国文化报》河南记者站站长陈关超,洛阳市、平顶山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荥阳市、兰考县、汤阴县、汝州市、鹤壁市文广新局领导,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我校党委书记时明德,校长梁留科,副校长宋文献出席本次活动。科研处、图书馆、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及中心成员参加。

聘任仪式由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校党委书记时明德主持。他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本次会议深表感谢,这是对研究中心的极大鼓舞和大力支持。时书记简要介绍了我校新校区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蕴意,并邀请各位嘉宾观看了洛阳师范学院校园文化专题宣传片。

校长梁留科致欢迎词,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愿景。他说,长期以来,洛阳师范学院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加快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凸显了学校对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关注,体现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他认为,河南省文化厅、市县文广新局的领导与蒯大申教授共聚一堂,就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学术交流和工作探讨,必将推进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康厅长向蒯大申教授颁发聘书,聘任蒯大申教授为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聘任仪式结束后,蒯大申教授作题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副校长宋文献主持。蒯教授指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加上“现代”两字,突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要求。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新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报告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与基本要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三方面展开,并结合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实例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7月1日下午,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教育科学学院会议室举行,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特聘专家蒯大申教授,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康洁一行、驻马店、济源等地文广新局领导,我校党委书记时明德、副校长宋文献以及中心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公共文化处处长崔玉山主持。

中心成员、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华伟从考核目标、考核原则、考核对象、组织机构、考核内容、考核方法、组织实施七个方面展开,详细汇报了“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办法”。中心成员肖静老师从体系依据及体系构成两方面向与会领导和专家汇报了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指标体系。

与会领导和专家首先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同时对草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中心特聘专家蒯大申教授结合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进经验,对考评指标与考核办法提出了非常中肯的修改建议,并认为考评工作不要全面铺开,而应先选取某个市县作试点,以此检验这套办法是否科学合理,切合实际。

康厅长在总结中指出,这是考评体系与考核办法的第六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虽然时间短,但很有成效。康厅长鼓励大家要有信心,一定按预定计划和时间节点对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修改定稿。

我校党委书记时明德表示,研究中心会吸收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建议与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考评体系与考核办法,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讲话

校党委书记时明德讲话

校长梁留科教授讲话

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为专家颁发证书

副校长宋文献主持讲座

中心动态
专家顾问
研究团队
新 书 架

版权所有: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