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系统研讨会”暨“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研讨会筹备会”在我校安乐校区图书馆会议室举行。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校党委书记时明德,副校长赵海彦出席会议,科研处处长张瑞玲、副处长李正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索秋平,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华伟,图书馆馆长李虎、副馆长马艳霞及信息技术学院部分老师、研究中心成员参加会议。
时书记首先对即将于10月初在我校召开的洛阳论坛系列活动之“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研讨会”的筹备情况作了指示。他说,论坛交流不同于学术报告,每位来宾的发言不宜太长。另外,要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中心成员作三场高水平高质量的报告,主题分别是: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体系、河南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方调研,对外展示研究中心的力量,提高研究中心的威信和影响。与会领导和老师还就本次会议议程草案,作了深入交流。
会议接下来对信息技术学院马友忠、刘栋、林春杰等几位老师研发的“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系统”进行研讨。时书记、赵海彦副校长及张瑞玲处长对信息技术学院几位老师的才干与能力表示赞许,同时对这一软件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如何很好地利用这一考核系统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如登录界面过于暗淡,不鲜明不突出;参数范围要进行严格限定;填报主体应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而不应由相应的填报主体手工录入,以免产生错误;专家评分项应由专家本人通过个人账号密码登录系统进行数据录入;目前各地公共文化部门的基础数据应先导入系统,以此为标杆进行动态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要安排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作为研究中心的专职人员,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等等。时书记特别强调,这一系统是省级考核平台,各项评分指标既要体现科学性、合理性,整体上又要显得大气、美观。
随后,李华伟副院长汇报了《河南省省辖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场考评操作细则》。与会领导和老师对这一细则的考核方法、考核对象、考核重点、指标名称、评分细则等内容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如考核对象要归类集中,考核办法要灵活多样,某些考评指标实地操作困难,评分细则宜划分为ABCD四个档次,同时要对AC两个档次作出解释等。时书记指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服务效能,现场考评指标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合理设置。
会议还对马艳霞副馆长草拟的《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库建设方案》作了研讨。时书记强调,专家库建设要尽早尽快建成,以保证考核系统如期实施。
时书记最后勉励大家,中心近期的各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希望大家齐心协力,通力协作,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文/王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