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志愿者日当天,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组织一批师生志愿者前往孟津县朝阳镇慰问五位抗美援朝老战士,为老人送上关怀和慰问品。
寒风凛冽、山路崎岖,抵挡不了同学们关心老兵的赤诚之心。在抗日战争时期,朝阳镇就在时任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皮定均带领下,开展积极的抗日运动。作为革命老区,抗美援朝时期,朝阳镇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志愿者,积极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84岁的陈印娃战士慷慨激昂的说道:“ 那个时候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父送子、妻送郎、兄弟送哥上战场,到朝鲜以后发挥了革命英雄主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美帝国主义拼杀,打得美帝国主义头破血流、落花流水,我们胜利了!”经历了几年残酷的战争,这些志愿者仅剩下二十多名返还家乡。返家的这些战士,又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主力,开荒、建厂,处处可见这些战士冲锋陷阵的身影。“中国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你们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我一直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85岁的徐来娃战士坚定得告诉我们。
在史玉锁战士家中的墙上,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史玉锁老人与部队战友的年轻面容。坚毅的眼神,直挺的胸膛使同学们不由自主的驻足观看、肃然起敬。谈到抗美援朝,时间在老人的身上留下痕迹,沧桑的皱纹布满脸庞,然而言谈举止间的军人气概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纷纷为老人送上热烈的掌声。身为中国志愿军63军187师559团工兵连的一员,85岁的徐来娃战士尤为自豪地向同学讲述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地询问当时的战争情况,老人都为其细细解答。90岁的张英才战士也闻讯赶来,身着戎装,气宇轩昂。许久未碰面的战友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激动之心溢于言表。
经过了战争的洗礼,这些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上个月,4名老兵去参加一位90岁战友的寿宴,发生了车祸,82岁的史玉锁战士至今仍卧躺在家中,另外三名战士虽已出院,但仍行动不便。听说我们要到郭中央战士的家,因关心老战友的身体状况,其他两位老英雄在同学们的搀扶下和史玉锁战士的子女以及当地政府的陪同人员一同来到郭老英雄的家中。革命战士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积淀在朴素的房间里。郭中央老人用生死之交形容战友间的感情,热泪盈眶,深深感动了前来拜访的同学。
陈印娃战士,郭中央战士和徐来娃战士齐聚一堂,志愿者们纷纷与老兵们合影留念,这是对革命战士的留念,更是对一个时代的留念。同学们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动。洛阳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合唱“团结就是力量”,以此表达对老兵们保卫国家,捍卫民族精神的尊敬和感激。陈印娃战士也即兴为同学们演唱抗美援朝时期的歌曲。坚定浑厚的声音激励同学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国家,为人民献出自己的力量。在高亢嘹亮,振奋人心的歌声中,慰问老兵的活动进入尾声。志愿者们与老兵挥手告别,离别前徐来娃战士紧紧握住同学们的手,嘱咐同学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做好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为建设美好幸福的中国努力学习、艰苦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地村委书记和村主任对我校此次慰问活动表示支持和感谢,并承诺将加大对这些老兵的关注力度,给予更多的物质资助,让革命战士英名永传,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此次探访抗美援朝老兵的活动勉励了同学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同学们坚毅的品格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并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以自身所学奉献祖国的雄心壮志,也是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次实践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