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作者声明
时间:2020-11-17

 

注释①模板。说明本模板仅限于引言部分的学术史回顾的注释方式。可以选用模板一、模板二中的任一方式对论文的学术史回顾进行注释。

模板一:

试析朱家骅对中央研究院的贡献

杨东晓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专业 学号:100214077

指导教师:张忠副教授

摘 要: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地质学家朱家骅,凭借自身良好的教育背景、干练的个人能力、较高的学术水平以及对学术研究的热爱,长期在民国时期中国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任职。他积极参与中央研究院体制的创设,致力于调整机构、延揽人才、设立院士等重要事务,使中研院初具规模。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他又呕心沥血,多次组织中研院的搬迁,使其转危为安。朱家骅致力于中研院的建设、保存和发展事业,为近代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朱家骅;中央研究院;体制

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为中研院)是民国时期中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因其在中国近代学术的创立、存续和发展上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而彪炳史册。在中研院灿烂而辉煌的历史上,除了首任院长蔡元培之外,朱家骅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朱家骅先后在中研院担任过评议员、总干事、代理院长等职,是历任中研院院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而担任中研院院长是朱家骅一生任职最长的一个领导职务。虽然朱家骅在中研院的扩建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就笔者目力所及,仅有几篇文章有所涉及;这些研究成果过于分散、零散,系统、整体性的研究付之阙如。故笔者草就此文,以就教于方家。

注释:

① 有关这一问题主要的研究成果有:邱龙虎:《科学与政治的联袂与博弈——国立中央研究院两任院长的考察》,《科学与管理》2013年第3期;孙宅巍:《中央研究院的来龙去脉》,《民国档案》1997年第1期;张剑、黄婷:《朱家骅的科学观念与国民政府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中国》2004年第1期;郭金海:《中央研究院的第一次院士会议》,《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1期。

模板二:

宋代宗室冗费探研

贾洪汛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专业 学号:130214054

指导教师:张显运教授

摘要:宋代宗室是一个特权阶层。他们凭借着自己的皇室血统,享受着令常人极为羡慕的经济待遇。正常情况下,每位到了一定年龄的宗室成员,都会得到朝廷的赐名授官,其所授官职,虽皆有名无实,但其俸禄却高于同阶非宗室官员,而且升迁速度快。每逢婚礼、宴会、祭祀等大型典礼活动,宗室们往往会得到丰厚的物质赏赐,有时还能获得升迁。宗室在经济上的无忧无虑,促使其人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随之而来的影响便是,朝廷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宗室冗费问题成为宋王朝关注的焦点,给宋朝的统治带来了消极影响。巨大的宗室开支加重了朝廷的财政负担,也是宋代冗费的原因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

关键词:宋代;宗室;冗费

宗室,即皇帝的同宗。宋代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厚待宗室的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宋王朝打破传统服纪制度,宗室的含义扩大到了五服以外全体皇族成员。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宗室人口的不断增加,宋廷财政负担也随之加重。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很多,如何兆泉先生的《两宋宗室研究——以制度考察为中心》主要侧重于朝廷对宗室的管理,并对宗室人口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汪圣铎先生的《两宋财政史》一书对宋代宗室费用问题进行了讨论。张文先生的《宋朝社会救济研究》关注了朝廷对宗室的救济政策。王艳先生的《宋朝物质赏赐研究》涉及到宗室物质赏赐的内容。汪圣铎先生的《宋代宗室制度考略》侧重于史实考证,对宋代宗室的各项支费有非常具体的论述。美国学者贾志扬的《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两宋宗室做了整体性研究。以上论著对宋代宗室制度、人口、物质赏赐、社会救济诸层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无论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囿于研究视角的差异,这些论著均未对宋代宗室冗费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本文拟就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宗室冗费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希望能够为宋代“三冗”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注释:

① 目前关于宋代宗室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何兆泉:《两宋宗室研究——以制度考察为中心》,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张文:

《宋朝社会救济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艳:《宋朝物质赏赐研究》,河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汪圣铎:《宋代宗室制度考略》,《文史》1990年第33辑;(美)贾志扬:《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