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营造家庭幸福、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中秋节氛围,历史文化学院积极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献礼国庆 诗赋中秋”主题活动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同感,我院与图书馆共同举办“献礼国庆 诗赋中秋”主题活动。活动由我院河洛纵横杂志社和校读书爱好者协会共同承办,面向全校学生征集诗词作品,获奖作品会在《河洛纵横》杂志和相关公众微信号上刊登。

二、学院各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1、2016级历史学班结合专业开展中秋经典诵读活动,活动以“花好月圆,赋诗于中秋;不忘初心,忠爱于祖国”为主题,班会以陈倩同学的《水调歌头》朗诵作开始,大家共同诵读了由班干部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组织青年学生开展有关爱国、团结、和谐、奋进的经典诗文诵读,感受中华文化的精彩厚重,感悟中秋佳节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热情。活动中还邀请几位外省同学与大家分享自己家乡中秋节的风俗。来自湖北的蔡楷政同学分享了土家族的一种由鸭血制成的佳节美食;来自江西的兰婧怡同学介绍他们家乡中秋节送鞋的美好寓意,以及柚子与有子的谐音所带来的美好祝愿;来自广西的王书芳同学介绍了吃鸡吃鸭的家乡习俗和夜晚供月仪式。最后由鲁冰同学向班上所有同学发放月饼,同学们情绪高涨,将主题班会推向高潮。

2、中秋佳节,丹桂飘香。2016级文物鉴定与修复班于10月8日下午在A-4202召开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团圆中秋夜,月光暖人心”。班会以茶话会的形式开展,大家共同分享中秋佳节那些让自己温暖感动的瞬间,或是自己所做的温暖别人的事迹。参与的同学们畅所欲言,大家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身边的温情,有感动、有温暖,更有情意。

3、2015级文物鉴定与修复班开展了手写祝福活动。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是表达祝福的节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15文修班在中秋节前举行了中秋节主题活动--手写祝福活动。同学们通过书写古诗、祝福语,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亲友的祝福,同时也加强了对传统文化和节日的了解。同时今年的十一假期,15文修的同学们坚守校园,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文物鉴定与修复的实训课程,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小长假。

4、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班召开“月满中秋,共赏民俗”主题班会。9月29日下午2点16级文管班在历史楼A4-301室召开主题班会,请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自己家乡过中秋的特色民俗,过程中穿插着歌曲和猜字谜游戏,气氛热烈融洽,欢声笑语不断。最后班干部给同学们送了提前准备好的月饼。虽然各地民俗有所差异,但关于吃月饼这个习俗却是一样的,而这也恰恰体现出了文化的多元与统一,或说天涯共此时,或说千里共婵娟。
三、阖家团圆,文明过节
今年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和中秋节,只是今年有点不一样,这两个节日的假期重合到了一起。在这个难得的双节期间,同学们都在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上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生活的期盼和感恩。

四、学院官微宣传
时至中秋佳节,我院新媒体中心开展了“寄语中秋”活动。号召同学们通过网上寄语、留言,发手机消息等形式向亲朋好友传达节日的问候,表达团圆、思念的情愫。随着中秋节主题的微信的推出,该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在微信后留言,表达自己的中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