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我院各党支部认真组织策划,结合支部和学院特点,到孟津朝阳镇南石山村、偃师二里头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12月1日下午,我院两个学生党支部赴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开展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吴浩、各支部支委同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参与了此次活动。南石山村支部书记高新宽热情接待并介绍南石山村产业发展、三彩小镇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随后,高书记还带领大家参观了瓷善堂、洛阳市唐三彩烧制技艺保护展示传习馆、高龙山古陶收藏馆等,通过对汉唐陶俑、壁画、牡丹瓷、唐三彩制作过程及成品的参观,同学们在感叹手工技艺精湛的同时,更坚定了专业自信。学院党委书记吴浩在南石山村支部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他围绕党的十九大主题、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部署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学懂、弄通、做实。最后,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郑重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吴书记还代表学院党委向南石山村支部委员会捐赠了《党章》(十九大修订版)50册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学习书籍。
12月3日,我院组织教工党员到偃师二里头遗址、唐恭陵、玄奘故里、曹魏大墓、倒盏村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老师们首先来到位于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王都建设、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经我院教师桑栎博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工作人员介绍,二里头的考古发掘自1959年至今,已经有50多年,遗址内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迹有宫殿建筑基址、平民居住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墓葬和窖穴等;出土的器物有铜器、陶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石器、蚌器等。遗址的中部发现有3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宫殿建筑基址群。在曹魏大墓,我院教师张鸿亮博士向老师们介绍了曹魏大墓发现、发掘的过程和现状,曹魏大墓的发现为研究魏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也是殡葬制度由汉制向晋制转变的重要证据,入选2016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随后,老师们一行还到玄奘故里和倒盏民俗文化村进行了参观学习。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党建活动形式,彰显学院党委活动特色,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主动性,学院党委与南石山村、伊滨区等结对共建,开展互帮互助,加强交流。通过以结对共建为载体,不断巩固和发展各自的一些特色做法,拓宽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学生支部党日活动

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合影

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二里头遗址

参观曹魏大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