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郭绍林教授教学科研经验分享会暨历史文化学院迎新年茶话会
时间:2019-12-21

 

12月19日下午,郭绍林教授教学科研经验分享会暨历史文化学院迎新年茶话会在学院514会议室举行,郭炳洁院长主持会议,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伊始,郭炳洁院长介绍了郭绍林教授的治学经历,郭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后获得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我校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武则天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隋唐历史文化、中国佛教以及河洛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个人专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隋唐历史文化》、《隋唐历史文化续编》和《隋唐洛阳》等,合撰著作有《河洛文化论衡》等。郭绍林教授现已74岁高龄,仍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为我校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绍林教授首先从阅读方面分享了一些经验,他认为做历史学研究应该有所侧重,同时要广泛涉猎书籍,学术视野力图开阔,文学、哲学、史学等方面都要研读。郭教授引用唐朝史学大家刘知几的史学观点,指出史学研究需要的素质为“史才三长”,即史才、史学、史识。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其次,郭绍林教授从写作方面分享了经验,他认为应该在文献上多下功夫,行文要流畅、精炼、有感染力,引用参考文献资料要详略得当。同时要掌握一门外语,不论是阅读外文文献还是翻译自己文章摘要都大有裨益。其中郭绍林教授强调文章逻辑的重要性,引用了学术文章中的逻辑不通的例子讲解关注文章逻辑的要点。最后郭教授强调平时的教学科研中要做好积累,要“练内功,早下手”。

最后,郭炳洁院长再次肯定郭绍林教授对我院学术研究的指导,希望广大教师以郭绍林教授为榜样,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为继续推动我院科学研究的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