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我院在102教室进行了国学班《口语漫谈》的讲座活动,主讲人为教务处质量科科长,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孙少珍老师。孙老师首先详细地讲述了夏商周一直到现代的汉语口语发展演变阶段。她指出,先秦时期人们的口语与《诗经》《论语》相一致;隋唐时期,语言出现南移,洛阳话成为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客家话,那时人们口中的“正音”主要由“切韵”、“唐韵”、“广韵”等所规范;明清时期出现“白话”“官话”;近现代时期出现了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国语运动等。第二,孙老师讲解了现代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标准。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如“四大名著”为规范。第三,孙老师以我国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吴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客家方言区为例,进行讲解。最后,孙老师指出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强盛,国家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深远。
孙老师从历史的发展、现实的需要等多角度,讲述了汉语口语的前世今生,使同学们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到普通话推广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也使同学们对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有了全面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文/高之淇 图/张锦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