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清廉洛师”建设中喜获佳绩
时间:2025-03-05

 

近日,学校印发《关于表彰“清廉洛师”建设优秀成果的决定》,我院“‘学史话廉扬清风’河洛文化育人品牌”获得清廉活动优秀品牌,朱丹、吴涛两位教师荣获“‘清廉洛师’建设先进个人”。

学校开展“清廉洛师”创建行动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组建“清廉洛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质量开展廉洁思想教育、打造廉洁文化阵地,产出了清廉建设成果,形成了清廉活动品牌。

打造一节精品课程。学院吴涛教授以“鉴史问廉——感悟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为题,为2024级新生开展廉洁教育。该课程紧扣廉洁主题,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以真实史料还原先圣们对“廉”文化的认识,以列举历代廉政榜样阐释“廉”文化,以历代廉政举措为借鉴,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诚信立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良好道德意识,植根于广大学生头脑之中。为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学院组织专人录制课程,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开展一次支部活动。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第六党支部开展“读廉书会”,集体阅读廉洁教育读本《洛阳古代名人家风家训》,并就《周公诫子:中国最早的家训》《“关西夫子”杨震》《司马光及其〈温公家范〉》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利用“三会一课”在支部引导教师和学生党员与“廉”产生共鸣,进一步深化了对廉洁文化、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共产党员崇高的理想追求。

做好一个宣传专栏。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清廉洛师”专栏,专题宣传我院开展的新生廉洁教育活动、廉洁文化宣传活动、廉洁主题文化活动、廉政文化精品课程等内容,引导学生思廉、学廉、守廉、践廉。

举办一场专题展览。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挖掘河洛文化红色基因、纪律印记、廉洁元素,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河洛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专题展览”。通过展示河洛地区的廉政思想、廉政史迹、民俗文物、清官廉吏、家风家训等内容,让广大师生深刻感受到河洛文化中廉洁元素的魅力,在心中播下廉洁的种子,以身作则弘扬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增强廉洁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开展一次艺术创作。“豫见非遗”社团在龙门书院一号院非遗厅举行了“非遗传廉韵,廉洁润我心”主题文化活动。活动将廉洁元素巧妙融合了非遗剪纸、书法、绘画、油纸伞制作等技艺,使清廉之花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氛围。本次活动被学校纪委网站转载。

制作两个廉洁微课。学院党委书记刘广锐、副书记朱丹带领文物讲解队员和志愿者,分赴洛阳市廉政教育基地伊川范园和历史文化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的文物陈列馆,指导录制《先忧后乐为家国 廉洁清风传万年》《廉心映史辉千载 洁行铭世耀万年》主题微视频。通过讲述河洛古代名臣范仲淹和富弼为官清廉、克己奉公的故事,激励青年学生敬廉崇洁,唱响廉洁文化主旋律。两个微视频在学院、书院微信公众号展播,并被学校纪委网站、学校官方微信视频号转载,转发、点赞量达千余,反响热烈,效果良好。

学院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廉洁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多样态、有层次、重参与的廉洁文化氛围,增强了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初步形成富有专业特色的“学史话廉扬清风”河洛文化育人工作品牌。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把党纪教育和党的建设、廉洁文化建设贯通起来,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统筹推进党风政风、教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在润物细无声的常态化教育中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为“清廉洛师”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