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洛师人】
记微博“资源帝”——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王国强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历史文化学院一直坚持植根河洛大地,服务洛阳发展,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历史文化学院从自发到有组织的形成了一支服务水平高、社会影响面广的教职工志愿服务团队,“资源帝”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4年9月1日,崔永元转发了陆浑戎的一条微博并写到:“了不起的陆浑戎,建议大家关注他的微博。他为网友们研究素材,到了痴迷的程度,并且乐在其中,好样的!”除了崔永元,还有钱文忠、高晓松等多人对他有所推崇,这位被广大网友称为“资源帝”的正是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王国强博士。截止目前,其微博粉丝量已超过15万,时常有人请他帮忙找资源,还有人将资源共享并@他,他曾到多所高校做讲座,被称为网络界的雷锋,有效地推进了学术资源利用与共享。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胡晓明在《我的古籍电子书阅读小史》(《文汇报》2015年6月19日)中这样说道:
正如纸本书的背后有人,电子书的背后,也有精彩的人。篇幅所限,我这里只讲陆浑戎先生。陆先生网上奇人,其微博自我介绍是:“高校教师、学术资源控;开放获取数据库、免费在线资源;古籍、地图、老照片;海外汉学、中外交通史、数字人文、传播学……”。每天都有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电子书爱好者自动到他的网页上报到,每天都会有源源不绝的新资源新链接新信息在他的微博上发布。你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读书界、文化界大名人的名字。我最初以为“陆浑戎”是一团队,后来与他联系,才知道确实是一个人。以“一人敌一国”,好多名校大研究机构或商家,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做到了:一是海量的学术资源,如观江海之深、山川之广,天下百官之美富;一是开放获取,完全免费,毫无半点私利。他既是电子书的教父,又是网络界的雷锋;既是循循善诱苦口婆心有问必答的好导师,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秘大宗师;既是独行僧,又是采花贼、伏地魔……跟着他可以潜往穿行于世界上最好的图书馆。类似这样的奇人奇事,每天都在发生。
2016年1月19日,澎湃新闻以《微博“资源帝”陆浑戎:我如何用开放数字资源进行历史研究》为题,对王国强博士进行了专题报道,原文链接如下: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2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