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央视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孟宪实教授应邀莅临我校,在A4-102教室作了题为“如何看国学”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毛阳光主持,历史文化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聆听了讲座。孟教授从国学热引出了“什么是国学”这一主题。他认为,概括地说,国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是其集中的体现。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特征,他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对待国学的态度是不同的,如鸦片战争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独立发展,没有强势文明的挑战,对国学是全面肯定的态度,而“五四”运动时期则基本是全盘否定。在当前社会转型阶段,针对国人的文化自卑、文化方向缺失、以及道德危机等问题,孟教授呼吁大家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国学教育,弘扬国学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并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在互动阶段,孟教授与师生围绕如何看待国学热以及传统文化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孟宪实,南开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出版著作《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唐高宗的真相》、《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孟宪实读史漫记》,主编(与荣新江、李肖联合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秩序与生活:中古时期的吐鲁番社会》。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多篇。2006年开始,先后在《百家讲坛》主讲《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和《唐高宗真相》。曾任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剧。

通讯员:张婷
摄影:张兴伟
2016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