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关于举行首届师范生微课大赛的通知
2019-10-0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鼓励教师利用新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教育部于2019年3月20日颁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直接影响未来教育质量。

为进一步推进新媒体、新技术深入应用,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校决定举办首届师范生微课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由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洛阳师范学院

承办:教育科学学院

二、参赛对象

我校各年级全日制本、专科师范专业学生

三、参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时间长度一般不超过10分钟。除了视频,微课还包括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微课短小精悍、生动灵活,不能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或剪辑课堂实录的方式制作。

参赛学生应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参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要求,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微视频,并配套提供辅助材料。制作要求如下:

1.教学视频。视频资源的制作和编辑方式要符合教学实际的需求,可通过拍摄、录屏、多媒体软件制作或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制作。拍摄是指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成“微课”视频;录屏是指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上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制作成“微课”视频;多媒体软件制作是指利用动画软件(Flash、Maya、3DMax等)生成微课。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内容有字幕提示。视频可采用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720P,单个视频不超过50MB。

2.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owerPoint格式。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其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也可单独提交。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年级、学科、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文件格式:word。

微课评审标准见附件1。

四、参赛程序和时间

本次大赛通过各学院组织参赛,分院级初赛和校级决赛逐级开展。初赛由学院组织评选,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决赛。各阶段安排如下:

(一) 院级初赛:11月1日前

(二) 校级决赛:11月15日前

奖项设置

一等奖3名

二等奖5名

三等奖10名

、有关事项

(一) 本次比赛要求各学院高度重视,目的是提高师范生的认识,努力把本次师范生微课大赛作为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因此全面动员师范生,认真组织、参加比赛。

(二) 所有参赛作品及材料须为原创,不得抄袭或侵害他人版权,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参赛即视为同意将本人作品推广和共享。

(三) 本次大赛将从所有参赛作品中选择优秀作品参加由教师教育办公室、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北教师教育联盟组织的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

(四)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所有。

联系人

李晶老师:15838803916

电子邮箱:369085646@qq.com

官方微信:师范生微课大赛

(注:请各参赛者务必关注“师范生微课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2019微课”即可进行预报名,大赛相关信息也会第一时间在该平台发布。)

附件:微课评审标准.docx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019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