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要求
2021-06-21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培养目标为指向,基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维度提出了8个方面的毕业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守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具有家国情怀,热爱并愿意从事小学教育事业,认同小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践行生命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劳动教育等较为宽广的学科知识基础,掌握系统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和技能,初步具有将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意识和能力。

4.[教学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三字一话等教师基本功,能够顺利通过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达标。熟悉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能够结合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地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专长于小学某一门学科教学,并能担任多学科的教学工作。能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评价,并具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掌握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准确有效把握小学生德育的基本特征和问题,具备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管理的能力。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相关知识,有一定面临特殊事件发生时保护学生的基本方法。

6.[综合育人]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育人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全面育人。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关注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了解国内外最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自主学习反思和进行职业规划,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安排好学习活动。

8.[沟通合作]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家校关系的能力,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毕业要求各维度下的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指 标 点

1.[师德规范]

1.1[政治素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依法执教]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能履行应尽义务,自觉维护学生与自身的合法权益。

1.3[职业道德]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涵与要求,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准则,立德树人,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

2.1[职业认同]具有家国情怀,乐于从教,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同小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2.2[专业情感]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践行生命教育的理念,能积极弘扬河洛文化精神。

2.3[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

3.1[通识素养]具有宽广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劳动素养和艺术素养,形成系统、全面、综合的知识结构。

3.2[教育基础]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熟悉小学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3.3[学科知识]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基本知识,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4[学科整合]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形成学科整合意识,初步具备学科整合能力。

4.[教学能力]

4.1[专业技能]通过三笔字、普通话、多媒体课件制作、儿童诗配画、乐器演奏、视唱练耳、模拟授课等专业基本技能的达标考核,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说课评课等教学技能。

4.2[科学设计]熟悉主教学科和兼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教材,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具有开展完整教学活动的能力。

4.3[一专多能]擅长一门主教学科的教学,能够承担部分兼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具备运用多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4.4[教研结合]了解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掌握课程实施基本方法,获得教学体验,针对课程教学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

5.[班级指导]

5.1[育德能力]准确有效把握小学生德育的基本特征和问题,具备能够运用教育科学知识进行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初步具备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5.2[班级管理]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组织与评价。

5.3[心理辅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了解小学生身体、情感发展的特性和差异性,基本掌握心理辅导方法,能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

5.4[安全育人]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日常卫生保健、传染病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等相关知识,有一定面临特殊事件发生时保护学生的基本方法。

6.[综合育人]

6.1[学科育人]挖掘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育人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具备较好的学科育人能力。

6.2[活动育人]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6.3[协同育人]理解家校共育的价值,能够利用各种资源实施全面育人。

7.[学会反思]

7.1[终身学习]具备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

7.2[发展规划]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关注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能进行自主学习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7.3[反思改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基于小学教育工作中的现实需要和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8.[沟通合作]

8.1[师生沟通]能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掌握与儿童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8.2[家校沟通]掌握与家长、社区沟通的方法,能与家长、社区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8.3[合作学习]认同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有团队协作精神,有参与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