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李柯

柴跃廷教授(中)与受助学子合影
10月15日,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贫困生李效静领到了1万元助学金。这笔助学金既不是国家助学金,也不是学校发放的,是李效静的老师柴跃廷教授用自己的工资发放的。当天,和李效静同时领到10000元助学金的还有杨笑影等9名同学。
10万元助学金点燃10个贫困学子的希望
李效静来自开封杞县农村,父母早年离异,上学的弟弟、妹妹跟着母亲生活。2015年,李效静考入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第一年交学费时,妈妈东拼西凑也不够,李效静申请了助学贷款,才顺利入学。
十多天前,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赵晖老师告诉李效静,她递交的院长助学金申请被批准了。李效静说,听到这个消息,她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李效静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有些不相信,当得知女儿确实获得了1万元助学金时,电话那端的妈妈,哭了。李效静说,妈妈叮嘱她一定要好好学习。
2014级互联网营销班的杨笑影来自内蒙古农村,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改嫁,她和上初中的妹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拿到1万元助学金后,杨笑影说,她感觉自己十分幸运,“这是我上大学以来获得奖学金、助学金数目最多的一次。”
10月15日,电子商务学院共有10名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各获得了院长助学金1万元。
“助学金命名不要出现我的名字”
柴跃廷是清华大学教授、电子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去年年底,洛阳师范学院根据发展需要,聘任柴跃廷担任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特聘院长。柴跃廷来学校执教,提出了一个条件:不拿工资。电子商务学院一李姓负责人说:“这个要求让我们很意外,也很感动。”
经过协商,最终柴跃廷提出,把在洛阳师范学院任教期间的报酬,全部拿出来捐助给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
赵晖老师说,学校建议用柴院长的名字给助学金命名,柴院长坚决不同意。柴跃廷教授是一个低调的人,把工资拿出来设立院长助学金,这在学校还是第一个。
10月15日,大河报记者在院长助学金发放现场,见到了柴跃廷。柴跃廷说:“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深知贫困家庭学生的不容易。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多了,钱多点儿少点儿无所谓,就想用它来帮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
柴跃廷说,他在洛阳师范学院任教期间,每年都将拿出不少于10万元的工资设立院长助学金,“我想对这些学生说,不要因为家境贫困而苦恼,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链接地址如下:http://news.dahe.cn/2016/10-21/10764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