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学院始建于2015年,前身可追溯至2005年信息技术学院开设招生的电子商务专业。学院由洛阳师范学院与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校企共建成立,2017年整合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形成复合型学科架构。2024年响应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政策,增设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形成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3个本科专业的完整布局。近年来学院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先后获批校级电子商务特色专业、河南省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及国家电子商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跨境电商人才培训暨企业孵化平台。电子商务专业在2023年、2024年河南省专业评价中蝉联B类等级,2024年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重点立项建设。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聘请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柴跃廷教授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另有外聘教授、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6人,行业职业培训师14人。近年来,获省级科研项目8项,地厅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先后获批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一流优秀课程、3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9项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3项校级精品及一流课程、37项校级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项目、出版8部著作教材。
实验实训条件优良。建成有包括信息数据云平台、实验中心、实训中心、仿真中心、创业中心的“一平台四中心”专业实验实训体系。与企业联合共建5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先后在各类学科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项,其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荣获省级二、三等奖;全国供应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二、三等奖,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24年,学院在全国大学生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知识竞赛总决赛中获得团体金奖。
产教融合成果显著。与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清研研究院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先后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5项省部级校企合作项目,撰写《洛阳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等政府规划10余项,多次联合政府机构开展电商助农技能培训,学院横向课题合作经费达1000余万元。
就业创业工作优秀。先后荣获“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先进单位”“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优秀组织单位”“第八届启梦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第十八届简历设计制作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涌现出10余位就业创业典型、100余名电商行业翘楚。毕业生就业创业率位居学校前列,其中2024年位居全校第二(95.42%)。
特色优势
1.“双主体、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机制。学院依托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为主体合作企业,形成双主体;与N家企业深度合作,联合打造“1+1+N”双主体、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机制。其中,第一个“1”为学校,第二个“1”为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技能专业课程),“N”为若干个辅助合作企业(项目实训、实习课程)。
2.“多阶段交替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三维”教师团队交替共育人才,构建由学院教师进行的两年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家名师进行的一年专业知识培养,企业工程师进行的半年技能培养(实习)、“三维”教师进行的半年理论与实践培养(论文、岗前素质培训),形成“2+1+0.5+0.5”多阶段交替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3.组建“三维教师”团队。
由学院教师组建专业教师团队,聘任专业领域知名专家组建行业专家名师团队,聘请企业知名工程师、培训师组成的工程师团队,形成一支由学院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名师、企业工程师组成的异质性、多层次的“三维”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