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院副院长、理学博士杨阳教授受邀我院作题为《从民国时期戏曲期刊看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声科学认知》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杨阳教授聚焦民国戏曲期刊记载的声科学史料,深入探讨了古戏台声学设计的历史真实性与技术逻辑。针对“为何杨小楼、梅兰芳等名角在北京‘第一舞台’的演出被称为‘骑虎的恐怖’”等历史疑问,杨教授指出,古戏台的半开放声场环境、锣鼓乐器的声学性能及反射结构(如“爱浪窗”反射面)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演员的发声技术与观众的听觉体验。

杨阳教授强调,民国期刊中关于“旧剧”与“新台”音效适配性的争论,不仅是研究古戏台声学的重要文献依据,更印证了中国传统戏曲在表演与声场技术协同发展中的科学性。讲座还结合其团队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何通过现代技术(如声带振动频域参数检测)科学解析戏曲演唱的声学特征,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思路。
本次讲座系我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音乐表演)建设点系列学术讲座之一,杨阳教授结合历史文献与科技史研究,揭示了古戏台声学技术的科学内涵与传统戏曲表演体系的独特性,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为我院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文/图 赵雨 陈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