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启迪山区孩子心智,帮扶关爱留守儿童,推动英语优质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语·未来”团队特于7月8日至7月20日开展了长达半个月的“阳光支教·因你而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酷暑送温暖,助力山中梦
7月18日,迎着酷暑骄阳,校党委副书记宋文献一行来到五龙小学慰问在此进行支教的队员们,并为队员们送上早已准备好的慰问品。当宋文献问及在五龙小学进行的支教心得,支教队员们踊跃回答,纷纷表示虽然山中条件艰苦,但孩子们求知的心灵让他们感触颇深,同时宋文献表示支教队员应善于发现、思考和总结,在深入基层教育的同时思考传统的教育要求,做到与时代并进,充分发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大山中的孩童走出去。在此之后,宋文献一行前往支教队员们所吃饭的厨房参观,在详细询问了队员们日常的饮食及作息后表示大家作为新时代青年充分发挥了不畏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并勉励支教队员应再接再厉,希望大家通过这半个月的支教活动能够增强自身本领,充分发扬洛阳师范学院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校训。

雨中展汇演,不舍五龙情
7月20日,本应按计划进行的支教汇演彩排却由于突如其来的暴雨而被迫取消,最终的汇报演出也无法进行。出于安全因素,“语·未来”支教团队不得不提前紧急撤离五龙小学,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支教队员和孩子们心中都充满不舍与遗憾。虽短短数日,但队员们和学生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刚刚懂事的小学生们虽并不太明白支教活动背后的深层意义,但他们却深知在这半个月中支教老师们对他们的辛勤教导,使其学到了许多此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因此孩子们站在教室中高唱队员们教给他们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及英文歌曲,在离别之际为老师们送上在这期间自己的所学来弥补暴雨所造成的遗憾。暴雨无情人心有情,窗外的大雨瓢泼没有阻挡这群山中孩子求知的脚步,也没有阻挡支教队员们援助五龙小学的爱心。在最后的教师寄语中,支教队员们哽咽道别,表示希望在未来无论孩子们在哪里都要积极善良,向阳而生。

夏日限定,未来可期
在这半个月中,回首初见:生锈的大铁门、掉漆的两层房屋、蚊虫肆虐的卫生间,支教队员们从刚开始对环境充满不适应,对山中方言甚是迷茫,再到圆满招生,筹备课堂计划,支撑他们的是为人师表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五龙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在此期间,除了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第一课堂外,支教团队还设计了音乐美术体育手工等第二课堂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不仅如此,队员们还使孩子们从校团委的党史宣讲中学习南陈北李的故事以致敬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从教育科学学院的安全宣讲中学习自我保护的各种方法,培养他们缺乏的安全意识;从国学班的文化宣讲中了解河洛文化的渊远博大,学习程门立雪的求学精神、古人跪拜的悠久礼节。夏日炎炎中,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冲散了骄阳酷暑,声声教诲入耳,支教队员们以思绪凝成知识去浇灌这些祖国的新花朵,使其修德立身,固本培元。

在这师生情谊中,传递的不仅是当代青年下乡支教给山中孩子所带来的希望和温暖,更是作为已经成长起来的零零后对新一代孩童所付出的责任和关爱,当时代的接力棒传递至此,作为新时代青年义不容辞地会从各个方面为社会付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正如此前前来探望慰问的院党委副书记陈朝魁所说,支教队员应敢于担当,将当代青年勇于追梦的精神传递给五龙小学的学生们,鼓舞他们的精神,启迪他们的心灵。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三下乡支教队伍自2002年成立至今一直秉持着关爱教育乡村儿童的理念克服困难,坚守初心和使命,19个年头的支教使其足迹遍布甘肃、贵州、云南、宁夏、青海等多个地方,在未来他们也将继续播撒希望,助力山村孩童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