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蕤(1911-1998),原名赵鸿恩、赵悔深,河南荥阳人。1929年考入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任武汉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
在校期间,和其他进步学生一起在中国地下党员的组织和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爱国运动,到洛阳各学校联络发动,并走上街头举行爱国游行,散发传单,发表演说。九一八事变后,他参与组织了洛阳学生南下抗日请愿团。
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于1936年考入河南大学文史系。20世纪30年代初涉足文艺。1935年开始在《大公报》《文艺》《国文周报文艺版》《中流》等刊物上发表文艺作品,反映旧社会农民、小人物的悲惨生活。1935年,他积极支持在北平的《泡沫》《浪花》,加入北方“左联”。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中原地区工作,曾编辑河南《前锋报》副刊《燧火》及《中国时报》副刊《春蛰》《春潮》。后又以新闻记者为职业,大量发表新闻和文艺作品。1940年,因参加胡愈之、范长江组织的进步新闻组织国际新闻社并担任洛阳站站长,被国民党“劳动营”逮捕。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灾,饿死300万人,国民党不准报道灾情,他冒险犯难,深入灾区,目睹灾民的惨景,写出了十余篇通讯,集成《豫灾剪影》,重版时更名为《无尽头的死亡线》。之后又因支持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再次被捕入狱。1948年,豫西一角解放,他便携全家进入豫西解放区,途中写下了《水终必到海》,号召中原地区文艺青年和旧社会决裂投奔革命。解放后,他曾任《开封日报》《河南日报》副主编。1949年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工作者代表大会,并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主编河南《翻身文艺》及《河南文艺》月刊。1952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的赴朝创作团到朝鲜前线,撰写了十余篇反映志愿军战斗生活的报告文学,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后集为《在朝鲜战场上》,重版时更名为《难忘的会见》。
1953年李蕤被调到中南区作家协会任副主席兼《长江文艺》副主编,并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三次大会。此间曾出版短篇小说集《九九归一》、特写《扫雷英雄姚显儒》、文学评论集《文艺问题短论集》。1956年,参加朝鲜作家代表大会。同年,访问莫斯科。曾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发表有短篇小说、剧本、散文多篇。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6年10月后,发表了报告文学《打开水下宝库的大门》《这里有十万颗火热的心》、评论《文艺的根本任务不容篡改》《治病救人与借刀杀人》等,及短篇小说集《土的故事》。1978年武汉市文联恢复,李蕤担任副主席。1980年平反。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武汉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