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正式签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并挂牌。此次合作是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动对接学校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校友资源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学校思政教育实践平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签约仪式于上午9时在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举行。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郭可悫、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胜锋、副院长李发亮、永信班班主任李荟荟及学生代表,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馆长王丹、副馆长邓雅磊参加仪式。

首先,我校2003级优秀校友、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馆长王丹致辞,她表示,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阵地,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己任。此次馆校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纪念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新起点。身为一名洛师校友,非常期待能为母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校友力量,不断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讲好红色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纪念馆成为母校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校外延伸,使青年学生从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郭可悫向校友简要介绍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河洛大地办大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学校近年来佳绩频传,无论是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还是在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赢得专家组的高度赞誉,以及荣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凝聚着全体洛师人的奋斗拼搏,更离不开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本次合作既是学校思政育人的创新实践,更是校友反哺母校的深情延续,期待未来与更多像王丹馆长这样的优秀校友携手,共同书写“母校助力校友成长、校友赋能母校发展”的共赢篇章!
吴胜锋在讲话中强调,学校始终把思政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致力于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纪念馆丰富的红色资源正是理想的“第二课堂”。此次共建不仅是一次资源整合,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育人使命。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和人才资源,将纪念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育人素材,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随后,吴胜锋和王丹共同签订《洛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并为“洛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深刻理解中共洛阳组成立前后洛阳风起云涌的革命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波澜壮阔。

展望未来,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基金会办公室)将继续深化校友与母校的情感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建设,以本次合作为崭新起点,不断拓展更多校友合作渠道,共同谱写洛阳师范学院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