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工作
    热点推荐
    ◆我校开展“迎新春 送鸿福”义写春联活动
    ◆关于2022年度困难教职工补助对象的公示
    ◆关于校级第一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育对象的公示
    ◆我校在河南省第四届高校“校长杯”太极拳锦标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大病帮扶对象的公示
    ◆关于玉泉公寓购房意向教职工积分排序的公示
    ◆玉泉公寓购房意向教职工积分情况公示(第二版)
    ◆玉泉公寓购房意向教职工积分情况公示
    ◆关于符合玉泉公寓购房资格教职工名单的公示
    ◆我校教职工羽毛球比赛鸣金
     
    当前位置: 首页 >> 女工工作 >> 正文

    2019年河南省高校“书香三八”读书活动获奖作品展示(征文类)

    发布时间:2020-03-12 16:53:13   浏览:

    一等奖作品

    党政办 贾艳丽

    依稀又见儿时貌,灶台角,开蒙早。字字珠玑严教导。棉桃堆笑,绿葱争闹,烈日双亲烤。

    勤学好问叮咛绕,茹苦含辛不求报。如月娘心常皎皎。古稀将至,暮年虽到,励志堪年少。——《青玉案·致母亲》

    打扫书房,又看见那张小纸片,纸片上是歪歪扭扭带拼音的字。那是娘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写下来,一个一个查字典后认识的。其中一个字娘查字典也没查到,问了我,才知道应该查的偏旁是什么。娘说家里有我这个老师真好,其实,娘才是老师,我的启蒙老师。

    是的,我的启蒙老师是俺娘。

    那一年我五岁,娘带哥哥去学校报名,我也跟着去了。给哥哥报完名,我也要上学。接待报名的是村里的李希良老师,他说我年龄小,不收,我便躺在办公室门外的地上边打滚儿边哭。娘让他收下我,他貌似苦笑着答应了。他的桌子上放了一摞崭新的书,我想要,李老师说开学后才能发,我又哭。娘便给我拿了一本,说我们提前学,开学不再领就是了,然后拉起不再哭闹的我回了家。当时,很多人围观。

    娘在家教我,“上、中、下,人、口、手,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我记得在那间爸爸趁午休不上工的间隙,烈日下用平板车去地里拉回一车车带草根的土,一点点垒起来的土墙厨房里,娘一边拉着风箱做饭一边教我认字的情形。趁着炉膛火苗的亮光,在泥土垒成的灶台旁,我接受了关于知识的启蒙。

    过了几天,村里五年级一个男生到我家,说开学了,李老师让收回那本一年级语文书,还说我太小,让明年再报名上学。我的小学生活,最后仍是在六岁时开始。

    俺娘很有志气,虽说姥爷家穷,娘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但娘想让俺们兄妹几个都有出息。娘的嘴里总是会说一些我们当时听着很有文化的词。她教育我们“人一定要有刚囊志气”,也总是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还给我们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以及闵子骞身穿芦花衣依然奉行孝道的故事。我受了委屈爱哭,娘让我“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我成天叽叽喳喳,娘拿在中学教书的叔伯妗子的言行教育我“贵人语少”。

    在我们村,女孩子一般上到小学毕业就在家务农了,娘说,只要我们上,她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读书。这可能得益于娘比别人略微广些的眼界和见识。姥姥家穷,可姥姥家所在的古镇上有几户大户人家,和娘同龄的几个人在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去城里有了很好的工作和地位。娘对我们的期望和动力,大抵来源于此。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闲钱。记得该学查字典的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给家长说最好买一本《新华字典》,还说如果哪个家长不同意买就告诉他,他来做工作。语文老师是村里唯一一个上过私塾的老先生,我们的父辈也多是他的学生。我不记得父亲当时是怎么拒绝我的,也不记得我是怎么给老师告的状,只记得一个傍晚,我听到语文老师在我家院墙外喊父亲的名字,我赶紧跑进屋里躲起来。后来,听到老师和父亲在院子里的墙根下说了些什么,第二天,父亲拉了一车棉花去了乡里,回来时手里多了一本《新华字典》。

    但是我的母亲,却在我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给我订阅了《好儿童》《小学生作文》。对于我的同龄人,那是不大可能拥有的读物,所以每次新书到时,大家都争相传阅。

    写这些,不是想说父亲不支持我们读书,而是相较于娘来说,父亲的思想保守了许多。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农村,女孩子读书的实在太少,更没人因读书跳出农门。女孩子靠读书有出息,对父亲来说想都不敢想。

    后来,我读了初中,初三时,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起了退学,背着书包回了家。娘先是做我工作,做不通,后来便不理我。吃过饭我去刷锅,娘夺过我的碗,说不用你。去地里干活,娘拿下我的锄头,还说不用你。就这样在娘几天对我不理不睬的无趣中,我背起书包又去了学校。

    再后来,我读了高中,又上了大学。娘和父亲在地里劳作,种了五亩棉花和五亩大葱。父亲供子女读书的劲头,也由此大了起来。

    我毕业后,在乡村中学教书,有一年得知大学同学奋战三年终于考上了研究生,我也动了考研的心思。娘说,那就考,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只要坚持学,总有考上的一天。

    这就是我的娘。

    娘年纪越来越大了,但娘和儿女们共同进步的心不老。

    娘在我这里住时爱看家里的书。娘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很多字不认识。娘遇到不认识的字会查字典,不想耽搁看书时,就把不认识的字写到纸上,接着往下看,遇到不认识的再写,最后一起查。有时候翻书,会发现有些字上注着歪歪扭扭的拼音,我知道,那是娘写的。我总笑着说,娘,您真是个认真的学生,我要带学生愿意带您这样的。娘也总说,带我有什么用,这么大年纪了,我就是消磨时间。

    但娘看书真不是简单的消磨时间,每看一本都有心得,也爱分享。看摩西奶奶的《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她惊讶于老太太那么老还能开始学画画,从而再次强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看《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她感慨塔莎奶奶其实挺不容易,自己带着孩子生活,但又会说,只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生就会很快乐。看儿子过去买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她便用里面的故事引导儿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又同情海伦凯勒和她老师的不幸并钦佩她们的努力,欣慰他们取得的成绩,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娘,惜时如金,读书问学的勤奋与认真堪比少年。

    娘,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一辈子的老师。

    抬头,看见娘晒在阳台上的红辣椒。娘,并不吃辣椒,她外孙爱吃。她外孙是我的儿子。

    厨房窗户上挂着馏馒头用的箅子,是娘用自家墙外种的高梁秆做的。娘说,用它馏馒头不沾水。

    书柜里,那张写有歪歪扭扭字的纸片,又钩起娘陪我一路走来的记忆。

    回首,满是感恩情。前行,真心报娘恩。

    纪念我的奶奶

    外国语学院 郭晓静

    奶奶,今天是清明节,我来到你的墓前,纪念你。

    我纪念你,记忆的闸门多处打开。最后一次见你,是去年腊月初八,奶奶你已合上了双眼。我来到你的床前,轻轻掀起盖在你脸上的手帕,你面色红润,嘴巴微张,仿佛刚入梦中。我的眼睛一下子模糊,怕惊动了你,就坐在你对面的床边,任由泪水无声下淌。堂弟过来劝我止泪,我只说:“我后悔没赶上和奶奶说话。”

    再坐在你的身旁说话,奶奶,我知道已不可能。晚上,你被挪至屋子中央搭的灵铺上,按家乡风俗,胸前敞开,中间放一面辟邪的镜子。我怕你冷,伸手摸了摸你腰间的皮肤,告诉姑姑,奶奶的身体还依然温热;盖棺之前,我把一沓钱塞入你的手中,我攥住你的手想让你把钱握在手里。奶奶,我做这些时,你一动不动,闭口不语。

    因为传统的隔代忌讳,对于奶奶的前半生,我知道的特别少。大学二年级的暑假,一次偶尔闲谈,从二姑口中得知奶奶的第一次婚姻。长相端庄大气的奶奶嫁给一位记帐员没多久,对方因为算错帐胆小怕事竟然上吊自杀。仍在青春期的奶奶承受了怎样的痛?怎么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我不清楚。和爷爷在一起时,大伯当时两岁多,之后又育子女六人。不管是对外人还是对子女,奶奶从不避讳,一直说大伯是长子,又失去了亲妈,无论在衣食上还在教育上都应该倾注格外的心血。大伯也不负家人寄托,读完高中参了军,部队转业后在河南省文化厅工作。他对父母孝敬,也为弟弟妹妹们做了好的表率。大伯大娘工作忙时,奶奶又赴郑州帮带年幼的孙子孙女。当时在成都工作的大姑也刚育子,也需要人照顾。奶奶在电话中对大姑说“孩子,这碗水我没法端平了”。大伯早年曾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的亲后娘》。都说后娘难当,大伯的一个“亲”字既道出了感恩与回报,也道出了奶奶一生对他任劳任怨的付出。奶奶是知道这件事的,只一句“这都是孩子懂事”,就面带笑容地不做声了。

    爷爷只留给我一个记忆,就是他患脑溢血倒在雪地里去世。那天屋里挤满了人,我6岁,小叔还未婚,奶奶52岁。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奶奶和他在一起是否幸福?奶奶从未对我讲过,但是从姑姑口中我知道爷爷年轻时候爱唱戏,会做银器还会照相,但是脾气躁。爷爷曾经有打死人的历史,因为村中一个无赖把我们家快要成熟的麦田全部烧尽,爷爷一气之下,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愣是把人家打死了。爷爷东躲西藏,多时不能回家。奶奶一边拖儿带女找吃的,一边又要面对对方家人的围堵攻击。又一次大的打击面前,奶奶该有多惊恐多害怕?我不敢换位去想。

    因为爷爷做银器生意,在那个特殊时代就被扣了个“投机倒把”的帽子,当时在上初中的大姑和父亲受到牵连被勒令退学。子女们的教育对不识字的奶奶来说可是比天还大的事情。那个时候的奶奶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倔强的女人,她在村干部家里简单地表达了要让孩子们继续上学的要求后,没话了,就坐着不走。几次下来还是没有回复,奶奶拉上大姑和父亲噗通地跪在了村支书的面前,说不让孩子们上学就长跪不起。村支书搓着手,只好答应了。后来奶奶给我们讲起此事的时候,对自己的坚持是颇感骄傲的。可是,奶奶当天的反应却不是这样。她回到家里,也不顾家人,把门一关,就放声大哭起来。似乎响彻心扉的哭泣才能冲刷走那下跪的屈辱。奶奶,此刻我真想抱着你,告诉你,你是个多么伟大的奶奶呀。

    奶奶,你所处的年代那么苦,你个人的苦难对于爱你的孙女来说过于深刻,足以遮蔽历史的苦难。我能想象到你经过的不眠之夜,但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多少次哭红的双眼,才使你挺了过来?我没有问过你。你与苦难相斗的同时,又是怎样用不屈的意志和傲骨把大姑、小姑培养成为大学生,走出当时落后的农村,有了体面的职业?

    如今,你安详地长眠,不再给我讲过去的故事了。现在的我,想了解你更多,可时间的长河奔流不返,不给我弥补遗憾的机会了。

    70岁时,奶奶所有的孙辈外甥辈都已成人,我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奶奶突然要小叔从储物仓里搬出满是蛛网的织布机,擦静,重拾梭子,为家中所有的人织起了床单。现在我知道了奶奶的用心,她是感觉年纪已大,要为家人留个念想,她坦然地在为自己准备后事。奶奶真的老了,精神萎靡孤独,话更少了。她爱搬个椅子坐在门廊下,一会儿打瞌睡,一会儿又抬眼向门外张望,盼着路上过个行人和她寒暄几句,或者一只狗猫冲她叫几声。大姑为此专门从成都回来,认真地和奶奶谈话,教给她养生的知识,还说“长辈长寿是为子孙后代积福”。姑姑的这句话特别神奇,奶奶像个大病初愈的孩子一样,眼睛里恢复光华,每天乐呵呵地又开始积极地参与家事。

    80岁,全家人要为奶奶过大寿。奶奶认为是浪费,坚决不同意。后来大伯对奶奶说“我们以这种方式孝敬你,也是给村子里其他家庭的敬老做个榜样”。奶奶是明事理的人,就不再推辞。大伯请来省里的一个豫剧团,在村里唱了三天大戏。寿日那天,奶奶红光满面,穿上自己做的红色裹脚鞋,戴上大姑给织的红线帽,穿上二姑给买的红色喜庆衣裤,坐在村子中央搭起来的礼棚里,在左邻右舍羡慕的眼光下,接受后辈们的磕头礼。

    我小时候比较任性,经常遭到父母的批评,奶奶总是袒护着我,所以我对奶奶的感情胜于父母。每次回到家中和父母简单几句交谈,就会问“奶奶在哪?”,然后掂着专门给她带的食物坐在奶奶身边,看她吃着,和她说着话。奶奶年龄大了,说过的话多次重复,可是我听的不厌烦,奶奶也讲不出大道理,可是我听的知足。每到我探亲离开,奶奶一定送至村口,目光中殷殷关切总让我不敢回首。

    奶奶临终,身体并无大恙,只是不想吃饭。父亲问是否想让在外地的大姑小姑回来时,奶奶说“那么远,来回折腾啥?我能活到100岁哩”。然而没几天,就在睡梦中离世。奶奶,你怕子女受累,走的时候那么安详,可是带给在你弥留之际未在身边的我们多少遗憾和自责。大姑听到消息只说一句“你一生只为别人着想”,就晕倒在电话旁。快70岁的她躺在成都家中,无法回来为你送行。

    奶奶,你刚离去的那些日子,我好像你的小女儿,在梦中绕在你的身边;多次梦到你没法回家,我要抱你回去,走到半路,你又不知到了哪里。现在你的坟茔周围是一片麦地,绿油油的已经到脚脖子那么深了。不知谁家还种了小片油菜,艳黄艳黄的正盛开着,青草已长在你的坟头。奶奶,我想斜依在这青草上,吻草下的泥土,就如吻你的气息。

    以此文献于我亲爱的奶奶,她享年90岁。



    您好,母亲大人!

    食品与药品学院 周银平

    好久不曾动过笔杆,也许是此情至深,言辞莫辩;也许是烟火人家,早已自然,可是,当初夏的暖风层起,心底最柔软的部分随风起伏的时候,我还是想为她写点什么,因为那,从源头开始,并且矢志不渝的爱!

    这个人便是母亲大人,一个给予我生命,陪我走过生活的人,一个身材娇小却又伟岸到连我也不敢直视的伟大女性。“被寂静追逐着,我的童年,像风帆一样,慢慢跑着,终于穿过云雾,来到昏暗的家”那是母亲在唤你回去。这种被唤回家的童年经验存在与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里,就像电影《童年往事》中祖母的声音“阿孝咕……”,童年的家,存在于回忆的想象中,童年的家,在母亲不知疲倦的背影里住满了夏天的荫凉与冬天的温暖。

    母亲自24岁嫁到我们家,25岁那一年生了长姐,27岁的时候生了我,本是平淡无奇的生活却因不曾意想的波澜被硬生生的铸造成了传奇,母亲29岁那一年,父亲突然因为意外永远的离开了,余下的日子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少不经事的我们,永远流不尽的泪水,尚未出生的幺妹,还有邻里相亲满是担忧的眼神!

    人生如岭,总有风雨也有彩虹!家庭的变故如暴风雨突来,那个时候的我们并不知晓遇雨的绝望,只知道每次看见母亲哭的时候幼小的心也跟着切切的悲伤;那个时候的我们也不知道初见彩虹的幸福,因为母亲孤身一人牵着三双小手行走的路途上,有诉不尽的艰辛,泪眼模糊中也许星空和彩虹也会黯淡无光!但是今日回首,却又是何其的庆幸,母亲就是从那个时候,牵起了这三双小手,再也没有丢开过!

    哭过之后,母亲变得无比坚强,承担了所有的生活重担。她将自己太多的时间奉献给了无休止的农活,因为丰收的仓便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同时她也变得异常固执,把我们安排给读过私塾的爷爷,严格的抓起了我们的教育,立志砸锅卖铁也要将我们送到学堂!那个时候的日子是单调的,生活留给我们最多的回忆就是田间地头劳碌的母亲还有学堂上挥舞着教鞭的教书先生!这样的时光一一延展便是十几年,十几年的光阴中,母亲始终是独自一人承担着来自生活的重担,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拼尽全力庇护着我们。时光如同列车,轰然驶过,2008年长姐医科大学毕业,2012年我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2014年幺妹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毕业!

    说谁光阴无重轻似鸿羽,十几年的岁月压弯了母亲的脊梁!十几年的光阴催白了母亲无数青丝,但是她矢志不渝的坚强与爱也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许与认同,母亲成为了村里的骄傲,每每提到母亲,人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惊奇与赞叹!

    春风几度又起,往事知难回味,母亲田间地头劳碌的身影,母亲千言万语的好好读书的叮咛,萦绕!如今,母亲依然走过了人生的60个春秋,而日子与我们,又重新写满了美好与恬静!回忆穿过时间的隧道,重回那掺杂着母亲唤我小名和拨浪鼓声重叠的小巷,心情再次沸腾!这种声音让我留恋,让人怀旧,让人感恩,也让人鼓舞!

    如今,母亲于我就是饥饿之中飘着炊烟的故乡,更是霓虹万花间,飘着的一缕古香!时刻让我感念过去的时光,也淡然将其身上的美德与家风贮在心里,活出生活该有的模样!在此,只想郑重的道一声:您好,母亲大人!



    二等奖作品


    没有母亲的母亲节

    音乐学院 徐海燕

    (一)

    2019年5月12日,母亲节。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有着别样的感触。从今年开始,这个节日将会使我更加思念母亲。

    2018年12月15日,接到武汉老家哥哥的电话,电话中的声音有些奇怪,似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一句“妈妈去世了”的消息让我顿时呆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现在,仍然不能相信这个事实。

    妈妈突然离世,让我们备受打击,原本一直感觉身体状态还不错的妈妈怎么会这么早就离开我们?我无比自责和遗憾,没有关注到妈妈的身体,没能在妈妈的身边尽孝……

    处理完妈妈的后事,回到洛阳,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不能听见妈妈两个字,不能听见和妈妈相关的任何歌曲,不能提及妈妈的事情,不能翻看妈妈的照片,在路上如果看到和妈妈年龄相仿的阿姨或者背影,我都会忍不住多看看……白天强忍着眼泪上班上课,每当周围安静下来或者夜深人静时分,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二)

    在我的心目中,妈妈慈祥、平和,心胸宽广。爸爸妈妈结婚马上就50年了,两人相濡以沫,虽然也有过争吵,但感情甚好,是我们的榜样!从小给我的感觉便是无比温暖……

    父亲原是一名军人,和母亲刚结婚便参军入伍,部队退伍后分配到学校的工厂工作。父亲带着哥哥,而母亲则带着年幼的我在老家,两人两地分居,老家的一切事务全由母亲负责,除去白天的工作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兼任会计。

    看到母亲如此操劳,年幼的我则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更为懂事,这也算是妈妈最大的欣慰!

    几年后,我和母亲来到武汉,与父亲和哥哥一起生活。哥哥很调皮,不好好学习,时常闯祸,而我则考入音乐学院附中。

    由于家庭开支大,父母的工资很低,生活很困难,为了解决压力,两人买了大批面粉,制作市场上售买的春卷皮,特别辛苦,每天睡眠时间极少。

    父亲负责早上的送货,因为天还未亮,货物比较重,父亲骑着自行车摔过好几次。母亲主要负责制作,制作之前需要用大盆冷水和面,武汉的冬天温度低湿度大,长时间的和面和甩面造成妈妈后来的手腕病痛,持续酸痛,无法用力。

    父母舍不得让孩子没有充足的睡眠,所以经常拒绝我们的帮忙,让我们早早入睡。半夜醒来,常会看到两个辛苦劳作的背影,也会看到如此的场景:父母亲困了,有时临时靠在墙上稍作歇息,有时还会不断捶捶自己的头,试图打消睡意……

    (三)

    就读音乐学院附中需要住校,父母一次会给我一周的生活费,亲眼所见父母的不易,我在生活上从不浪费,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音乐学院的孩子家庭生活条件大部分很不错,但我从不羡慕,相反会更珍惜父母的血汗钱,每周都会严格控制结余一部分,积攒一个学期后,再加上成绩优异所获得的奖学金全部交给父母。

    这个时候,父母感觉会很惊讶,本就不多的生活费怎么还结余这么多?一再叮嘱我不能太节省,长身体的时候要注意营养,不要顾虑家中的情况……

    至今,有一幕场景仍让我无法忘记:那是一年冬天,温度突然降低,下起大雪,坐在教室的我双脚冰凉,只能不停的跺着双脚。下课后,在宿舍楼下,很远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妈妈!我兴奋的跑过去。妈妈个子不高,由于天气寒冷,在雪地里不停徘徊,估计等我的时间很长。看见我了,妈妈露出暖暖的笑容,急忙从怀里掏出一双保暖鞋。

    这是一双新式的保暖鞋,不同于其他款式,漂亮的红色,里面有着厚厚的毛绒。

    我很喜欢,但更心疼,这双鞋一定很贵!妈妈看出我的心思,说道,孩子,天气冷了,千万别把脚冻坏了!你的脚有过冻疮。这双鞋是妈妈找了几家商店给你挑的,很厚,保暖效果肯定好!再贵妈妈都舍得,我不能让乖女儿挨冻!

    我想,现在的我会如此自律和懂事,包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都来源于父母对于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

    (四)

    以前,也一直很羡慕母亲。

    父亲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家庭责任感很强。由于爷爷去世较早,对于奶奶,他是长子;对于弟弟妹妹,是如父亲般的兄长,从小便担当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父亲和母亲在武汉一起生活后,家庭各种事务都很操心。记得有事情与母亲商量时,母亲常习惯笑着说:“等会和你爸爸商量一下,我也做不了主!”

    这时的母亲生活是辛苦的,但能感觉到心里很踏实,夫唱妇随,父亲如同是一座大山,大事小事都难不倒。

    而后来,事情逐渐出现了变化……

    2003年后,我工作调动,来到了洛阳,由于孩子的出生,爱人工作的繁忙,婆婆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家庭、工作事务众多,回去看望父母的次数逐渐减少,而每次回去也只能匆匆赶回。

    父亲退休后,身体也逐渐出现了很多问题。心脏在体检时被查出大问题,甚至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医生劝告父亲,一定严格控制血压,遇事千万不能激动,定期复查!

    哥哥工作不顺利,婚姻也出现问题。

    ……

    (五)

    有些事情如果回想起来,才能体会到妈妈的各种不易……

    作为儿媳,妈妈是不易的。曾经听父亲说过,奶奶一直比较强势,对待父亲特别苛刻,当然也包括对待母亲,可母亲一直容忍,从未发生任何冲突。奶奶年老后,其他儿女无暇顾及,是母亲将奶奶接到家中,尽职尽责的细心照顾,从未有任何怨言,奶奶最终深感歉意。

    作为妻子,妈妈是不易的。年轻时,父亲是大山,可能心理压力不大,但生活压力巨大,需要两人共同努力。退休后,父亲身体一直由母亲细心照料,身上常备父亲的心脏药品,而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则很马虎。父亲的脾气变化很大,遇到不顺心的事会顾虑很多,也会经常发脾气,而母亲则耐心劝慰,极力开导。

    作为母亲,妈妈是不易的。她含辛茹苦地将孩子教育成人,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熬夜帮我照顾小孩;在我遇到困惑的时候,是母亲在电话中教导我支撑我,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着我。

    在这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愿亲爱的妈妈一切安好!以后,我将抱着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秉承您的优良传统,努力担当好母亲、妻子、儿媳、女儿这个多重身份!






    上一条:2019年河南省高校“书香三八”读书活动获奖作品展示(家书类)
    下一条:我校教师在2019年全省“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中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