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润物细无声,平凡岗位放光明——记毛淑敏老师
时间:2015年10月17日 00:00

 

她是一位普通的女人,用爱和力量感动着身边的人;她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用大爱和责任奋战在平凡的教学一线。她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人公,那个平凡的文学院毛淑敏老师,虽说她看上去很平凡,可是熟知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在她温和的外表下,有那么一颗执着于教育的责任之心、有那么一颗情动于学生的大爱之心,有那么一颗温暖家人的善良之心,而她也正是用她那颗火热的心谱写出了让人为之动容的华美篇章。

人们常常将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那么发生在这名普通党员教师身上的事迹就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三尺讲台虽然只有三尺,可是却丈量了一名老师灵魂的高度。

毛老师自1982年毕业后就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到今天她已经在这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了近三十个春秋。从踏上讲台那一天起,她就把帮助学生当做一种幸福,无论在哪里,她对学生都关怀备至,爱护有加。贫困学生向她借钱,她毫不犹豫,却忘了自己也并不富裕;陌生学生向她求教,她毫不推脱,却忘了自己的工作也很繁忙。多少年了,毛老师就是用爱生如子的热情,浇筑了师德长城。她的爱让学生倍受感动:敦促刚入学年龄还较小的五年制学生跑早操,每逢放假的时候,她让每一位同学到家后给自己发一条平安的短信。此外,她的爱生热情最突出的表现在每年学校的“十佳未来教学明星大赛”和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院校应届毕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毛老师长期辅导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技能大赛,从选拔到参赛选手的辅导指导,她不分节假日手把手地教,有时连续几个晚上指导学生到十一二点,好几次被管理人员锁在办公楼里,甚至曾经连续两天因解决一个教学设计问题不眠不休,第三天去上课,差一点晕倒在课堂上。她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毛老师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凡事都充当先锋。在2003年非典期间,她负责联系十几个女生宿舍,坚持每晚去察看,与学生亲切交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党的号召力、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非典”期间充分展现,也深深地影响和激励了她,于是她再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严格要求自己,终于在2004年6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让人折服,她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充分。“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毛老师在中文系教法课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通话朗读达标训练、粉笔字训练、试讲……她真正把讲台交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要上讲台提前感受教师角色,给学生进行一一指导。在教授同学们师范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将爱学生的教育之魂灌输在每个师范生的心中,她说,教育教学最大的技能就是爱学生,教法就是探索如何爱学生,心中装着爱,才会认真去研究教授学生如何去学习的方法。毛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如一只高举的风帆,扶持着她的学生抵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开阔境界。这一路走来,毛老师说她无怨无悔。

辛勤的耕耘必然换来丰硕的成果,在各种师范技能大赛中,她和她辅导的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98年以来,文学院先后有8位学生获得学院“十佳未来教学明星大赛”的“未来十佳教学明星”。河南省教育厅举行了八届“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她指导学生参加了其中的第一、二、六、七、八五届,除第一届比赛中参赛学生获二等奖外,其余四届均获得了一等奖。在2009年市级招教考试中,她指导和帮助两名同学参加面试,那两名同学分别夺取了初中语文组的第一名和高中语文组的第一名,顺利地被重点中学录用。正因以上的成绩,毛老师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并数次获得河南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辅导奖”,她的事迹也曾被《河南工人日报》的记者采访和报道。

如果说对事业的忠诚是写好了人字的一撇,那对家庭的负责就写成了人字的一捺,这就构成了完整而挺立的人。对于家庭,毛老师也把这人字的一捺书写的潇洒与坦然,用真情弹奏了家庭的和弦。

她是父母的好女儿,丈夫的好妻子,女儿的好妈妈。丈夫、女儿、公婆、自己的母亲、大小姑子以及朋友的孩子构成了毛老师复杂的家庭成分。虽然人多,但相处的和谐确实外人所羡慕的。她把关心送给一个人住在道北的母亲,每天给母亲打电话,隔三差五去看看,周日陪母亲吃顿饭。她把照顾送给公婆,把生病的公婆接到他们身边亲自照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在生活中非常不便,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毛老师就和丈夫一起去找,在黑夜中呼唤着婆婆的名字,在雨天的晚上寻找婆婆,这样在电影上见到的镜头也不知在毛老师身上发生了多少次了。就算这样,毛老师也从不嫌弃,而且是关爱倍加。周末带婆婆洗澡为她搓背擦身,为婆婆梳头整理头发。为了让公婆解除寂寞,他们给公婆买来彩电。2003年婆婆去世,她亲自为老人买寿衣,打发老人上路。百善孝为先,正是因为毛老师有爱父母的孝心,才使得她对学生也有如此的热爱。

她是丈夫的好妻子,结婚二十多年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遇事商量,丈夫是做行政工作的,忙起来不分时候,且人际交往应酬多,常常很晚才回来,顾不上家庭。毛老师理解他,心疼他,从不埋怨,晚上无论丈夫回来再晚,她都要等到他回来,才熄灭家中的最后一盏灯。丈夫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她就当上了丈夫的心灵垃圾桶,陪他一起散步、聊天。在做家务方面,她尽可能的多做一些,让一家人的生活井井有条,也让丈夫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工作。

她又是女儿的好妈妈,虽然毛老师把对自己孩子的爱分了许多给她的学生,但在她和丈夫的精心教育下,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他们的女儿既礼貌懂事又善解人意,同时也是学习上的佼佼者。爱心的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她的家庭曾被评为2002年度学院“五好家庭”。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锦绣,英才济济笑颜开。她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处世的才学,立身的技能,还有做人的精神品格。“道无形,却经风雨传千载,积如山重;师淡泊,皆是尘灰披两肩,备受人尊。”淡泊明志,道义传承。她的言传身教在一点一滴中浸入我们的心田,勉励我们甘于寂寞,不慕浮华,在人生的道路上扎实前行。

做一些平常事并不足以感动,但是毛老师将这些琐碎的事情做好,并一直做下去。于平凡中见伟大,润物无声,奕奕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