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团学工作>>团学风采>>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传承红色基因,彰显青年担当

时间:2020-08-01, 作者: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2020年7月,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建了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公示语翻译调研团队,实践范围覆盖以安阳、三门峡、郑州、洛阳等区域为重点的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调研团队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的新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社会实践调研。

探访伟人故居,追忆峥嵘岁月

为深入挖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邃思想、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调研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刘少奇故居。刘少奇同志的雕塑像静静矗立在这里。

1938年11月23日一一1938年11月28日,刘少奇从革命圣地延安出发,经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到达豫西重镇渑池,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工作。在之后的两个月里,他主持召开了予西特邀扩大干部会议,传达了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在党培训班上首次宣讲了《论共产党的修养》,影响了无数共产党员,指引着我党以及共产党员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党性考验馆、党性修养馆、党性锻炼馆、党性展现馆,系统学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感人事迹。在对整个景区进行了大致的浏览、了解各个展厅的位置以及各个陈列室主要内容后,队员们结合前期准备的资料内容,充分利用馆内图片及文字标识,在刘少奇壁画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游客们讲述了刘少奇及刘少奇故居的相关历史,再现历史情境,传承红色精神。游客们被队员们精彩的解说所吸引,听得津津有味,并时不时地提出问题,与队员形成良性互动。

共析公示标语,激活红色记忆

公示语作为一种面向国外友人的信息交流媒体,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迅捷、直观地传递信息,在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刘少奇故居开展过具体的志愿宣讲服务后,队员们十分清楚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力图尽己所能把将中国文化传递给国外友人。队员们充分发挥英语专业的特色,对刘少奇故居内所出现的公示语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并对搜集到的公示语英文翻译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改建议。

队员们以自身掌握的英语专业知识为基石,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对刘少奇故居公示语翻译存在的拼写失误和大小写不统一、用语不规范、标点符号错误、一词多译、及大量中式英语等问题提出修改优化意见,使刘少奇故居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更加合理通顺。此外,队员们发现部分公示语出现缺少英文翻译的情况。针对这一状况,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集思广益,对刘少奇故居内未出现英文翻译的公示语补充了英文翻译。

望往昔风流人物,看今朝锦绣青年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队员们从直观的游览和细致的宣讲中获悉了刘少奇同志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原因,感受到先辈的光荣伟绩,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的内涵。队员们通过深入的社会,深刻领会红色基因的内涵,加强与过去红色记忆的联系,更加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在后期开展的调研活动中,队员们将在保证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英语专业特色,紧扣“公示语翻译”这一调研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调研,并牢记初心和使命,勇担重任,把红色基因融入血液,对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的公示语翻译进行调研,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助力河南省红色资源的研究阐释、对外宣传、和发展。助力河南省红色资源的研究阐释、对外宣传、和发展。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追寻红色记忆,牢记青年使命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打造特色课堂,绘就美好童年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编:471934
邮箱地址:luoshiwaiyu@126.com
帮   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号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