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双语筑桥育新苗:高校暑期实践队为孩子们打开新视界

时间:2025-07-20, 作者:

为深入践行教育强国战略,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洛阳师范学院“语·未来”暑期实践队近日走进洛阳市伊滨区多个社区,开展双语文化实践系列活动。通过前期调研,创新构建“双语+文化+实践”三维育人模式,实践队为辖区200余名青少年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彩虹桥,让传统文化在青春对话中焕发时代光彩。

瑰宝传文脉,双语展风采。在袁付社区举办的“小外游神都”双语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将外语学习与文旅融合体验相结合,引导青少年在云游名胜古迹的同时,用双语童声讲述千年古都的文明魅力。在洛阳博物馆,陈梓骞、郭若涵化身“小小讲解员”,用中英双语生动解说“曹魏白玉杯”“唐三彩”等珍贵文物,彰显着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通过“文物小卫士”角色扮演,孩子们在模拟劝阻不文明行为中深化文物保护意识,实现语言能力与文化认同的双向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小外游神都”的活动背景

图为实践队员带着孩子们在洛阳博物馆对文物进行实地寻溯

智造启新思,实践助成长。实践队引入洛阳工业资源优势,通过趣味互动、情景模拟、沉浸体验等形式,组织申明社区青少年云端参观中国一拖、洛轴集团等红色企业。在活动中,孩子们轮流观察、触摸拖拉机模型、精密轴承等实物教具,并尝试用英语描述其特征,使工业知识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更让他们深入了解家乡的工业发展成就,在幼小心灵播下“制造强国”的种子。

图为孩子们通过职业角色扮演了解洛阳工业企业的发展

河洛绘新韵,美育润童心。在光武街道开展的“小外绘洛风”“文创绘神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实践队推出“传统技艺+现代表达”的双语美育课堂。孩子们以彩纸为媒,巧手剪出雍容的洛阳牡丹,用中英双语为剪纸作品写下美好寓意;用浆纸作画,生动再现白马寺的千年胜景,并用简单的英语介绍画中的历史故事;在文创设计环节,Q版萌态的唐仕女团扇、时尚简约的“霓裳牛尊”帆布包等作品,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时代光彩。青少年在双语创作实践中既感受到非遗艺术的精妙,又领悟到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表达,实现了审美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完美结合。

图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青铜图案文创作品

安全伴成长,研学筑未来。实践队员将科学实验和安全教育紧密结合,既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索兴趣,又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开展素质拓展、团队协作等趣味活动,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集体意识。此外,团队还组织青少年参观洛阳师范学院校园、图书馆、三彩艺术馆,体验“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设施和文化氛围,激励他们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有序参观校园

光武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暑期活动深受孩子和家长欢迎,既拓展了青少年视野,又减轻了家长育儿压力。“语·未来”暑期实践队以语言为桥,融汇工业文明、历史文化和现代教育,在寓教于乐中厚植文化自信。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化“双语+”特色实践活动,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注入新动力。

图为实践队员和孩子们在图书馆内合影留念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当童真笑脸遇上传统游戏:这场社区实践“玩”出了新花样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编:471934
邮箱地址:luoshiwaiyu@126.com
帮   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号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