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教工第三党支部携手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共同提升景区语言服务质量

时间:2024-08-23, 作者:步国峥

随着我国对54个国家的公民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洛阳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众多国际友人不可错过的目的地。为提升国际游客的游览体验,2024年暑假期间,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步国峥、丁政等数名教师组成翻译团队,利用专业优势,与龙门石窟研究院携手对景区内的语言服务质量进行了一次系统提升。

针对景区内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点名称,翻译团队摒弃了简单的汉语拼音标注,而是采用了富含中国元素且易于理解的英文表达。例如,“擂鼓台洞窟”被译为“Drum-Beating Platform Caves”,既保留了原名的意象,又便于国际游客理解其地理位置或文化背景;“松风亭”则译为“Pine Breeze Pavilion”,通过“Pine”(松树)和“Breeze”(微风)的结合,生动描绘了亭子的自然韵味。面对可能引起文化误解或不适的译文,翻译团队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对其进行了修订。例如,对于“景区清场”这一表述,直接翻译成“site clearance”,可能带来强制意味,团队决定重点突出景区的开放时间,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针对备受关注的“龙门二十品”,即龙门石窟中二十件最具代表性的北魏时期造像题记,翻译团队与龙门石窟研究院共同经过详尽的历史考证与平行文本比对,纠正了以往翻译中的诸多误区。他们不仅准确翻译了每品题记的内容,还详细阐述了其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确保这一文化瑰宝能够准确无误地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

鉴于龙门石窟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翻译团队通过参考佛教词典与经典著作、咨询专业人士等途径,对所有佛教用语进行了再次翻译校对,确保每一个词汇、每一句经文的翻译内容既符合历史事实,又能体现佛教文化的精髓。

此次语言服务,不仅是对龙门石窟国际传播能力的一次重要提升,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和灿烂文明的一次有力尝试。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通过不断提升洛阳各旅游景点的语言服务质量,为来洛阳参观的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加丰富、深入的文化体验,为洛阳文旅事业发展提供了洛师智慧。

上一条:【审核评估】我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部署暨动员会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 开展2024年暑期留校考研学子慰问活动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编:471934
邮箱地址:luoshiwaiyu@126.com
帮   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号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