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优秀教学课例
《乒乓球-正手攻球》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锻炼意识,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法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具和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参与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验获取新知、协作、竞争中获得成功喜悦,增强自信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发挥个性,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版本:人教版 教材内容:《乒乓球-正手攻球》
本次课的重难点:
重点:在正确动作下把球击打过网。
难点:击打板型的掌握。
2.本单元计划安排6课时,本次为第2次课,通过学习乒乓球正手位攻球,掌握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方法。发展学生四肢协调性和灵敏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整体来说是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心好胜心强,随意注意占优势阶段,也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养成学习中的互帮互助。在运动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个体差异较大是小学阶段普遍存在的情况。
本课让学生进行小组一起学习掌握击打球的时机与节奏,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通过小比赛的方式,达到学、练、赛的目标。通过游戏来提升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让学生在在玩中学,学中玩,希望达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再穿插讲解与示范,优秀生展示,从而改变以往教师教,学习学的单一模式。为了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能力,我还把每个小组的优秀学生确定为小组长,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保证教学安全。在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让多种评价来控制课堂秩序,提升学习效果。
四、单元安排
乒乓球正手攻球单元计划
第一课时:
1.学习乒乓球操中的正手攻球动作,跟着音乐一起练习。
2.通过练习击打吊球,初步体验击打球的时机。
第二课时:
1.通过乒乓球固定器来学习正手攻球。
2.通过小组合作练习。
第三课时:
1.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喂球来学习正手攻球动作。
2.通过小组比赛来促进学习效果生成。
第四课时:
1.学习平击发球。
2.复习正手攻球,发球与攻球结合。
第五课时:
1.平击发球与正手攻球练习。
2.通过小组积分赛的方式巩固学习内容。
第六课时:
1.考核正手攻球。
2.学生发平击球,进行正手攻球的方式考核。
五、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正手攻球的击打动作和击打时机,掌握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方法。
2.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通过体验、讨论、学习、尝试等方法,学会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相互和自我纠正、师生评价、比赛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培养他们正直、勇敢、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六、重难点
重点:在正确动作下把球击打过网。
难点:击打板型的掌握。
七、教学方式与手段
1.通过辅助器材和自制器材,提升兴趣,快速掌握动作方法,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知识,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2.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所以在教法上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来启发学生练习的积极主动性、参与性。
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课上给学生一定时间、环境,小组互帮互助的进行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时间:3—4分钟
1.与学生沟通,激发学生上课的欲望
2.课堂常规
队列练习:通过基本的队列练习,如转法、队形变化等练习,培养学生的正确形体姿态,以及高度注意力和组织纪律性。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常规的练习,调动学生好的上课状态进入到后面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准备部分 时间:6—7分钟
1.乒乓球操
2.熟悉球性练习
要求:听从指挥,玩中学,乐中悟
设计意图:通过乒乓球操,做好准备活动,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通过多种熟悉球性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也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教学目标是最理想的目标。
(三)基本部分 时间: 25分左右
1.学习乒乓球正手攻球
(1)教师通过讲解正手攻球在实战当用的应用性来引导学生。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欲望
(2)教师借助乒乓球训练器来演示练习方法。
(3)学生以小组方式来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体会用球拍击打球的时机和板型的控制。
(4)教师通过自制教具来演示使用方法。
(5)挥臂模仿不击打练习。
(6)每人一球,挥臂击打练习。
设计意图:提升兴趣,掌握动作方法。
(7)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帮助,提高上台率,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体现小组合作,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
(8)教师讲解出现的问题,优秀生展示。
(9)小组长往训练器上摆放乒乓球,每人连续击打3个球。
设计意图: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法。
(10)通关小比赛,每人三个球,每上台一次为本组得一分。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提升团体意识。
(11)教师小结学习情况。
2.游戏—“接力赛”
师:导入,讲解游戏规则及安全事项,组织比赛。
规则:每组一条绳梯,第一组比赛,跳过去,然后把手里的乒乓球放到终点小盆内,然后跳回来,第二个同学进行,后面依次进行,先完成为的小组获胜;第二组比赛是同学跳过去后从小盆内拿回来一个乒乓球,依次进行,先拿完的小组获胜。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严守游戏规则,进行比赛。
师:给予准确、激励性评价,然后进行第二组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提升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加运动强度,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团队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什么叫团队。
(四)结束部分 时间:5分左右
1.放松活动:学生通过听着《乒乓快乐多》歌曲,托球走动,走回集合整队的位置,达到放松整理的目的。
2.教师总结本课情况:以表扬激励为主。
3.宣布下课,收拾器材 师生再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兴奋的活动当中慢慢的平静下来,达到心境和身体的放松。
九、场地器材
每人球拍1个、乒乓球小盆8个、乒乓球若干、呼啦圈4个、扩音器1台、乒乓球训练器20个、自制乒乓球击打固定器8个。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线,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练的能力,并能体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快乐与成功感。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增强情感交流,力求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课堂的把握都有较好的表现。在教学中经常出现鼓励性的语言,并分体现了现阶段对体育教学生本教育的要求。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自主能力发挥的很好,学生很有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发言。教学环节设计的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一步步导出知识点及其规律,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
但本节课也存在一些的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学生对乒乓球基本知识,如持拍方法、基本击球方法技术等掌握的不是很好,在基本部分教学显得比较杂乱,对学生的组织不及时不整齐,导致本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在今后一定要加大对学生的训练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