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2023年10月08日 15:00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40201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师范类)

二、专业简介

体育教育专业1958年创建,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专业在读学生650人,专任教师43名,其中副教授及以上教师26名,省骨干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双师双能型教师20名,博士研究生6名,共开设专业课程37门,其中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门。本专业发展依托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及国家体育总局河洛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洛阳市体育局教师培训基地等平台,汲取教育学、体育学先进之理念,传承中华文化、河洛文化之精髓,扎根河洛,服务地方,现为省级“特色专业”,校级“名牌专业”“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素质过硬,2005年全国大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008年至2022年连续15年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素有“牡丹牌”毕业生之

美誉,是社会公认的豫西地区中学骨干体育教师重要培养基地。

本专业坚持师范底色,秉承建设一流师范专业、培养优秀师范人才的理念,把开展高质量的师范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形成了“教、学、训、赛”四位一体的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突出河洛文化特色,以国家体育总局河洛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为依托,产出一系列科研成果,河洛体育文化特色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

程,形成了“文化引领、放大格局、以体育人、全面发展”的专业特色。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洛阳,面向河南,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培养富有师德和教育情怀,具备现代教育与健康理念,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拥有实践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胜任中学及其他体育培

训机构的教学、教研、训练、竞赛等工作的骨干教师。

学生在毕业5年后实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明德敬业]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较强的科学精神,职业认同度高,生活态度积极,以立德树人为己

任,关爱学生,敬业奉献,起到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

培养目标2:[精学致用]在掌握各项体育运动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技能,熟练掌握体育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能够掌握新时代中学体育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材特点等,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高效开展中学体育的健康教育、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等

教育教学活动,具备中学体育骨干教师的能力。

培养目标3:[育人管理]系统掌握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及其相互联系,熟悉班级管理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掌握中学生学习、认知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能够有效进行班级组织和管理活动,建构学习共同体,在课堂内

外多渠道进行综合育人工作,能够成为优秀教育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4:[发展合作]具有自我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素养,能够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主动反思,并积极探索国内外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掌握教育教学领域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融合河洛体育文化,开展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创新及科学研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围绕教学主题、任务进行专题研讨活动,成

为在教学、教研、训练、竞赛等方面特质鲜明的专业型教师。

四、毕业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爱党爱国,认同并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

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高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备骨干教师应有的文化素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秉承“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校训,传播科学知识,发扬体育精神,弘扬河洛文化;尊重学生人格,有爱心、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耐心,做学

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扎实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体育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健康观;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知晓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具备综合分析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能力;对“大健康”观有着深刻的认识,扩充社会实践

知识,提高服务社会质量。

4.[教学能力]了解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沿革,掌握最新中学体育课程标准,熟悉中学体育教法。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学科认知规律,运用体育学科知识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能够完成中学体育学科的

教学任务和基础教学研究。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理念,了解先进教育思想,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将德育教育

活动渗透于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能够在班主任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中学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及其与德智美劳的育人关系;具有“三全育人”意识,掌握体育育人的路径和方法,能将育人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和竞赛活动,学会对学生

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体育学科和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能够创新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有效分析和解决中学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适应时代要求规划职业生涯;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及教育教学反思方法和技能,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进行自我反思,有效

分析和解决中学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多种问题。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参与或组建体育学习共同体;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善于和校内外的同行围绕教学相关主题展

开交流、合作与专题研讨,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毕业要求各维度下的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指标点

1.师德规范

1.1[政治素养]热爱祖国,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理论体系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宣传者。

1.2[教育国策]理解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中学体育教育活动中,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践行党的教育方针,传递社会正能量。

1.3[明德守法]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深入理解依法执教意识,能够将师德认识内化为师德认同,转化为师德行为,体现知行合一,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

2.1[职业认同]热爱教育事业,高度认同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意义,根植河洛大地,具有积极的情感、坚定的意愿、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2[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文化素养,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承“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校训,传播科学知识,发扬体育精神,弘扬河洛文化。

2.3[爱生垂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

3.1[专业能力]具备丰富的体育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空间抽象、逻辑思维和专业实践能力,牢固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学各年级教材的地位、作用、内容、结构及内在联系。3.2[知识融合]具备综合分析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体育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的解决实际问题。

3.3[专业实践]体育学科专业知识丰富,教学知识深厚,依据专业核心素养指导实践,服务社会。

4.教学能力

4.1[教学理论]了解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沿革,把握新时代体育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掌握中学体育课程标准、结构体系和课程实施。

4.2[教学实践]能够依据中学体育课程标准,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学科认知规律,学会借鉴体育名师的教学经验与方法,运用体育学科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4.3[学会研究]具备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撰写教研论文的能力。

5.班级指导

5.1[指导方法]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先进教育思想,熟悉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理解班级指导工作基本方法,学会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渗透于日常班级指导方案中。

5.2[班级建设]初步具备班主任工作的素质和能力,遵循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掌握班级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

6.综合育人

6.1[育人规律]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中学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及其与德智美劳的育人关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6.2[课程育人]具有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意识,探索体育育人的路径和方法,能将育人与中学体育课程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格和价值观。

6.3[活动育人]熟悉中学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积极参与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和竞赛活动,学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7.学会反思

7.1[发展意识]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持续不断地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开展教学研究,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7.2[发展规划]了解国内外体育学科和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反思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中学体育教学经验与河洛体育文化育人融合的途径。结合“牡丹牌”教师的职业愿景制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培养自我发展能力。

7.3[发展反思]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利用反思总结法、对话反思法等教育教学反思方法,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进行自我反思,有效分析和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多种问题。

8. 沟通合作

8.1[合作意识]理解与体验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与价值,准确把握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具有协同合作意识。

8.2[合作技能]能够依据中学生体育教学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参与或组建学习共同体,具备与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及社区沟通交流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乐于分享经验和想法。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图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




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




6.[综合育人]




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注: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用“√”表示。

五、专业核心课程

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田径、体操、篮球、

排球、足球、武术、网球、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中学体育教学设计。

六、学制和修业年限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七、毕业最低学分与授予学位类别

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

授予学位类别:教育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及学分构成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及学分构成表

课程结构(学分)

学分

占总学分

的比例

备注

必修课

(120学分)

通识素质教育平台课程

42.5

25.9%


学科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60

36.6%


教师教育平台课程

17.5

10.7%


选修课

(44学分)

通识素质教育平台课程

9

5.5%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

32

19.5%


教师教育平台课程

3

1.8%


合计

164

100%


九、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表

名称

学分

课内学时或周数

安排学期

备注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

2

2周

第1学期


中学体育教育调查与研究

2

2周

第6学期


学科专业竞赛

2

2周

第4学期


毕业论文

6

12周

第8学期


社会实践

1

2周

第2、4学期


教师口语

1

36学时

第2学期


三笔字训练

1

36学时

第4学期


教育见习

6

2周

第6学期


教育研习

18周

第7学期


教育实习

实践实验教学

通识素质教育平台

11.89

64.22

206

860



学科专业教育平台

43.33

564

教师教育平台

9

90

合计

64.22

860



说明

实践教学环节合计64.22学分,占总学分(164学分)的39.16%;合计860学时,占总学时(2720学时)的31.62%。

十、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附表1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表

课程结构

学分及比例

学时及比例

学分

小计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

小计

占总学时比例

通识素质教育平台

必修课

42.5

51.5

31.4%

794

956

35.1%

选修课

9

162

学科专业教育平台

必修课

49

92

56.1%

927

1467

54.0%

选修课

30

540

实践课

必修课

11


选修课

2

教师教育平台

必修课

9.5

20.5

12.5%

171

297

10.9%

选修课

3

54

实践课

必修课

8

72

合计

164

100%

2720

100%

说明

在总学时(2720学时)中,理论教学共2046学时,实践教学共674学时;独立开设的实践(实验课)11门。

附表2

通识素质教育平台(794学时,51.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总学分数

总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安排

考核方式

备注

讲授

实践

实验

第1

学年

第2

学年

第3

学年

第4

学年

课堂

网络

课内

课外

1

2

3

4

5

6

7

8


必修课

1500

0062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RuleofLaw

54

3

48



6

4








2


1500

00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OutlineofModern

Chinese History

54

3

46



8


3







1

1500

0021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BasicPrinciplesof

Marxism

54

3

48



6



3






1

1500

00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54

3

46



8




3





1

1500

00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概论

AnOverviewof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a

NewEra

54

3

46



8





3




1


1500

0005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36

2

36




2

分散

1200

00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教育的重要论述研

TheStudyof

General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Education

18

1

12


6







2



2


1700

0006

大学英语(一)College English(Ⅰ)

72

3

36


36


4








1


1700

0007

大学英语(二)

CollegeEnglish(Ⅱ)

72

3

36


36



4







1


1700

0008

大学英语(三)

CollegeEnglish(Ⅲ)

36

1.5

18


18




2






1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总学分数

总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安排

考核方式

备注

讲授

实践

实验

第1

学年

第2

学年

第3

学年

第4

学年

课堂

网络

课内

课外

1

2

3

4

5

6

7

8



1700

0009

大学英语(四)

College English(Ⅳ)

36

1.5

18


18





2





1


0800

0012

大学计算机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36

2

18


18



2







2


0100

0012

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ese

18

1

18






2






2


0200

0013

河洛文化概论An Introduction totheHeluoCulture

18

1

10

8





2






2


1200

00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36

2


36




2







2


0000

0021

创新创业基础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36

1.5


18


18



2






2


0000

0020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

Career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18

1


18




2







2

分散

0000

0022

就业指导

Employment

Guidance

20

1


18


2





2




2


0000

0025

劳动教育

Labor Education

36

2


18

18










2


0000

0024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ies

36

2


36



2








2


0000

0023

军事训练

Military Training


2





2








2


小计

794

42.5

436

152

150

56

12

13

11

5

5

0

0

2



选修课

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教育、生命与健康、表达与逻辑思维、科学精神与技术、文化与艺术审美、“四史”教育类课程等课程模块中选修9学分的课程。其中,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教育模块至少选修1学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类的课程,在文化与艺术审美模块至少选修2学分鉴赏类的课程,在“四史”教育类课程模块至少选修1学分的课程,完成第二课堂活动2学分。


注:1.“考核方式”栏目中,“1”为考试,“2”为考查(以下表同)。

2.通识选修课由学校安排并适时公布。

附表3

学科专业教育平台(1467学时,88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总学分数

总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安排

考核方式

讲授

实践

实验

第1

学年

第2

学年

第3

学年

第4

学年

课堂

网络

课内

课外

1

2

3

4

5

6

7

8

必修课

学科专业基础课

09102001

体育概论

Physical Education

Generality

36

2

36




2








1

09102002

运动解剖学SportsAnatomy

72

3.5

60


12


4








1

09102003

运动生理学

Sports Physiology

72

3.5

60


12



4







1

09102004

体育心理学

Physical Education

Psychology

36

2

36






2






1

09102005

健康教育学

Health Pedagogy

36

2

36







2





1

09102006

体育社会学

Physical Education

Sociology

36

2

36








2




1

09102007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36

2

36








2




1

09102008

体育学科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9

0.5

9




3








2

学科专业核心课

09102009

篮球

Basketball

72

4

24


48


4








1

09102010

田径1

Athletics1

36

2

12


24


2








1

09102011

体操1

Gymnastics1

36

2

12


24


2








1

09102012

足球

Football

36

2

12


24



2







1

09102013

田径2

Athletics2

72

4

24


48



2







1

09102014

武术

MartialArts

36

2

12


24



2







1

09102015

排球

Volleyball

36

2

12


24



2







1

09102016

网球

Tennis

36

2

12


24



2







1

09102017

体操2

Gymnastics 2

36

2

12


24



2







1

09102019

学校体育学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72

4

72







4





1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总学分数

总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安排

考核方式

讲授

实践

实验

第1

学年

第2

学年

第3

学年

第4

学年

课堂

网络

课内

课外

1

2

3

4

5

6

7

8



09102020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SportsSkills Learning

and Control

36

2

36








2




1

体育学科教育课程

09102

018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18

1

18








2




1

09102

021

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

分析

AnalysisofStandards

and Teaching

MaterialsofPhysical

Education

36

1.5

18

18








2



2

09102

022

中学体育教学设计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esign

36

1




36






2



2

小计

927

49

585

18

288

36

17

16

2

6

8

4

0

0


选修课

学科专业限选课

09104027

专项1

SpecialEducationofPhysical Education1

72

4

24


48




4






1

09104028

专项2

SpecialEducationofPhysical Education2

72

4

24


48





4





1

09104029

专项3

SpecialEducationofPhysical Education3

72

4

24


48






4




1

09104030

专项4

SpecialEducationofPhysical Education4

72

4

24


48







4



1

09104031

专项5

SpecialEducationofPhysical Education5

72

4

24


48









4

1

学生从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武术等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作为专选,限定专选人数,

修够20学分(360学时)

学科专业任选课

09104000

河洛体育文化

Heluo Physical

Education culture

36

2

36







2





2

09104001

体能训练1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1

36

2

12


24


2








2

09104002

太极拳

MartialArts 2

36

2

12


24




2






2

09104003

健美操

Aerobics

36

2

12


24




2






2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总学分数

总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安排

考核方式

讲授

实践

实验

第1

学年

第2

学年

第3

学年

第4

学年

课堂

网络

课内

课外

1

2

3

4

5

6

7

8



09104004

体育舞蹈

Sports Dance

36

2

12


24




2






2

09104005

基本体操

Fundamental

Gymnastics

36

2

12


24




2






2

09104006

乒乓球

Table Tennis

36

2

12


24




2






2

09104007

传统体育养生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Preservation

36

2

12


24





2





2

09104008

羽毛球

Badminton

36

2

12


24





2





2

09104009

中医学基础

Basic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36

2

36








2




2

09104010

运动生物化学

Sports Biochemistry

36

2

30


6






2




2

09104011

体育统计学

Physical Education

Statistics

36

2

36









2



2

09104012

运动生物力学

Sports Biomechanics

36

2

30


6







2



2

09104013

体质测量与评价

Sport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36

2

30


6









2

2

09104014

体育管理学

Phys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36

2

36











2

2

09104015

运动训练学

Sport Biomechanics

36

2

36








2




2

09104016

运动损伤与康复Injury and recovery

36

2

36








2




2

09104017

体育绘图

Physical Education

Drawing

36

2

36









2



2

09104018

体育基础理论选讲

Physical Education

basictheory

36

2

36











2

2

09104019

体育史

Physical Education

History

36

2

36







2





2

09104020

体育产业概论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Industry

36

2

36








2




2

09104021

散打

Free Combat

36

2

12


24







2



2

09104022

空手道

karate

36

2

12


24









2

2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总学分数

总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安排

考核方式

讲授

实践

实验

第1

学年

第2

学年

第3

学年

第4

学年

课堂

网络

课内

课外

1

2

3

4

5

6

7

8



09104023

花样跳绳

Fancy Rope Jumping

36

2

12


24





2





2

09104024

段位制套路

RoutinesofMartialArts RankSystem

36

2

12


24






2




2

09104025

健身健美

Bodybuilding

36

2

12


24







2



2

09104026

体育游戏

Physical Education

games

36

2

12


24









2

2

学生应从学科任选课程模块选修10学分(180学时)

实践课

必修课

创新创业

09105001

中学体育教育调查与

研究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ChineseEducationof

West Henan


2










2周



2

09105002

学科专业竞赛

Competition


2








2周





2

综合实践

09105003

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1


1周


1周









2

09105004

毕业论文

Thesis


6












12周

2

小计


11














选修课

专业训练

09106006

师范技能达标

Reaching the standard

ofnormalskills


1










2周



2

09105007

专项训练

Special Training


1






2周







2

09105008

学科竞赛

Discipline

competition


1








2周





2

09105009

裁判员证书

Referee's certificate


1









2周




2

09105010

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Certificate of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instructor


1











2周


2

09106011

教练员证书Coach certificate


1












2周

2

09105012

教师资格证

Teacher Certification


2









2周





学生应从专业训练模块选修2学分

附表4

教师教育平台(297学时,20.5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总学分数

总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安排

讲授

实践

实验

第1

第2

第3

第4学年

考核方式

课堂

网络

课内

课外

1

2

3

4

5

6

7

8

必修课

120070

41

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6

2

36





2







2

120070

42

教育学基础

FundamentalsofEducation

36

2

36






2






1

120070

43

教育政策法规

Education Policy

9

0.5

9







2





2

120070

44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8

1

18







2





2

120070

45

班级管理艺术

ArtofClassManagement

18

1

18








2




2

120070

46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utorship for Middle

SchoolStudents

18

1

18






2






2

120070

47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Application

36

2

18


18






2




2

合计

171

9.5

153

0

18

0

0

2

4

4

4

0

0

0


选修课

120080

4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18

1

18








2




2

120080

49

课程设计与评价

course design and assessment

18

1

9


9







2



2

120080

50

有效教学

Effective teaching

18

1

9


9






2




2

120080

51

中外教育简史

HistoryofChineseand

Foreign

Education

18

1

18






2






2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总学分数

总学时分配

学期、周学时安排

讲授

实践

实验

第1

第2

第3

第4学年

考核方式

课堂

网络

课内

课外

1

2

3

4

5

6

7

8


120080

52

教师礼仪

Teachers’Etiquette

18

1

9


9








2


2

120080

53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SelectedReadingsofEducation Classics

18

1

18








2




2

120080

54

心理学专题讲座

SeminarofPsychology

18

1

18









2



2

120080

55

教育学专题讲座 SeminarofEducation

18

1

18










2


2

120080

56

教育研究方法

Methods ofEducation

Research

18

1

12


6







2



2

120080

57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Middle Schools

18

1

12


6








2


2

120080

58

教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Teachers’Psychological

QualityAnd

Mental Health

18

1

18










2


2

120080

59

教育哲学

PhilosophyofEducation

18

1

18










2


2

120080

60

教师资格面试技巧Interviewing SkillsforTeachers Qualification

18

1

9


9





2





2

选修3个学分

实践课

必修课

基础实训

091050

13

教师口语

Teacher's Oral Training

36

1



36



3








091050

14

三笔字训练

Chinese Calligraphy Training

36

1



36





2





2

合计

72

2

0

0

72

0

0

3

0

2

0

0

0

0


教育实践

091050

15

教育见习

Education Practice


6










2周



2

091050

16

教育研习

Education Study












18周


2

091050

17

教育实习

Education Practicum


附表s

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矩阵图

课程类别

课程

名称

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班级指导

6.综合育人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6.1

6.2

6.3

7.1

7.2

7.3

8.1

8.2

通识教育课程

思想道

德与法

H












M


L








中国近

现代史

纲要

H





M









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M



L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M



L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H

M



L


















形势与政策


H




M













L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H

H


M










H







大学英语








H


M









L




大学计

算机基








L




H










M

大学语文





H



L










M





河洛文化概论





H












L


M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H

H


L






创新创业基础









L











H


H

课程类别

课程

名称

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班级指导

6.综合育人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6.1

6.2

6.3

7.1

7.2

7.3

8.1

8.2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M














L

H




就业指导




L





M










H




劳动教育








L





H


H


M






军事理论



L


















H

M

军事训练



L










H








H

M

选修课

H


L










M










学科基础课程

体育概论







H

L


M













运动解剖学







H

L


M













运动生

理学







H

L


M













体育心

理学







H

L


M













健康教

育学






H



H






H

L

M






体育社会学







H

L

H

M













体育科研方法







M




H







H


L



体育学

科专业

导论



L

H












H



M




学科核心课程

篮球







H




M





L





M


田径







H




M





L







体操







H




M





L







足球







H




M





L





M


武术





H


H




M





L







排球







H




M





L





M


网球







H




M





L







学校体

育学






H

L



H





M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H

L

H

M













体育课

程与教

学论







L



H





M



H





体育课

程标准

与教材

分析







H



H


M











课程类别

课程

名称

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班级指导

6.综合育人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6.1

6.2

6.3

7.1

7.2

7.3

8.1

8.2


中学体育教学设计








M



H

H







L




学科专业限选课







H




M





L







学科专业任选课







H




M





L







实践课程

中学体育教育调查与研究








H




H










H

学科专业竞赛







H





H








M



社会实践







M

M


H

H

H











毕业论文












H








H


M

教师口语







H

M














L

三笔字

训练







H

M




M











教育见习









L

H

M



M









教育研习









L

H

M



M







L

H

教育实习









L

H

M



H


H

H






选修课

L








M

H

M

H











教师教育课程

教育心理学













H

H

H







M

教育学基础



H



H







L


L








教育政策法规

M

H

H










M










教师职

业道德

与专业

发展


H

M










M





H





班级管理艺术













H

H



M




H

L

中学生

心理发

展与辅













M


H


H



H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H



H








H




选修课





H





H






M






L

注: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权重值H、M、L来代表,H=高支撑,M=中等支撑,L=底支撑。

矩阵应覆盖所有必修环节。

附表

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表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指标点的教学环节

1.[师德规范] 爱党爱国,认同并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1.1[爱党爱国]热爱祖国,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理论体系的倡导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思想道德与法治(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H)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概论(H)

教育政策法规(M)

1.2[教育国策]理解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中学体育教育活动中坚持立德树人为己任,践行党的

教育方针,传递社会正能量。

形势与政策(H)

教育政策法规(H)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M)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概论(M)

1.3[明德守法]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深入理解依法执教意识,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

述研究(H)

教育学基础(H)

教育政策法规(H)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M)

军事理论(L)

军事训练(L)

体育学科专业导论(L)

2.教育情怀:高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备骨干教师应有的文化素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秉承“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校训,传播科学知识,发扬体育精神,弘扬河洛文化;尊重学生人格,有爱心、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专业认同]热爱教育事业,高度认同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意义,根植河洛大地,具有积极的情感、坚定的意愿、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

述研究(H)

体育学科专业导论(H)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

就业指导(L)

2.2[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秉承“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校训,传播科学知识,发扬体育精神,弘扬河洛文化。

大学语文(H)

河洛文化概论(H)

武术(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L)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L)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概论(L)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指标点的教学环节


2.3[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健康教育学(H)

学校体育学(H)

教育学基础(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

形势与政策(M)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

3.学科素养:扎实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基

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体育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健康观;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知晓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具备综合分

析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能力;对“大健康”观有着深刻的认识,扩充社会实践知识,提高服务社会质量。

3.1[专业能力]具备丰富的体育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空间抽象、逻辑思维和专业实践能力,牢固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学各年级教材的地位、作用、内容、结构及内在联系。

体育概论(H)

运动解剖学(H)

运动生理学(H)

体育心理学(H)

体育社会学(H)

篮球(H)

田径(H)

体操(H)

足球(H)

武术(H)

排球(H)

网球(H)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H)

三笔字训练(H)

体育科研方法(M)

社会实践(M)

学校体育学(L)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L)

3.2[知识融合] 具备综合分析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体育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

识,科学的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英语(H)

中学体育教育调查与研究(H)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H)

社会实践(M)

三笔字训练(M)

教师口语(M)

大学计算机基础(L)

大学语文(L)

劳动教育(L)

体育概论(L)

运动解剖学(L)

运动生理学(L)

体育心理学(L)

体育社会学(L)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L)

3.3[服务社会]学识渊博,知识丰富,体育学科教学知识深厚,依据专业核心素养指导实践,服务社会。

健康教育学(H)

体育社会学(H)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H)

就业指导(M)

创新创业基础(L)

教育见习(L)

教育研习(L)

教育实习(L)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指标点的教学环节

4.教学能力:了解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沿革,掌握最新中学体育课

程标准,熟悉中学体育教法。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学科认知规律,运用体育学科知识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能够完成中学体育学科的教学任务和基础教学研究。

4.1[教学理论]了解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沿革,把握新时代体育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掌握中学体育课程标准、结构体系和课程实施,以及将其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方法。

学校体育学(H)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H)

社会实践(H)

教育见习(H)

教育研习(H)

教育实习(H)

大学英语(M)

体育概论(M)

运动解剖学(M)

运动生理学(M)

体育心理学(M)

体育社会学(M)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

4.2[教学设计]能够依据中学体育课程标准,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学科认知规律,学会借鉴体育名师的教学经验与方法,运用体育学科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体育科研方法(H)

社会实践(H)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H)

篮球(M)

田径(M)

体操(M)

足球(M)

武术(M)

排球(M)

网球(M)

教育见习(M)

教育研习(M)

教育实习(M)

4.3[教学实践]具备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撰写教研论文的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H)

中学体育教育调查与研究(H)

社会实践(H)

毕业论文(H)

三笔字训练(M)

5.班级指导: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德育

为先理念,了解先进教育思想,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将德育等教育活动渗透于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能够在班主任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体验。

5.1[德育为先]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先进教育思想,熟悉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遵循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灵活运用班级工作基本方法,学会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渗透于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

劳动教育(H)

军事训练(H)

教育心理学(H)

班级管理艺术(H)

思想道德与法治(M)

教育政策法规(M)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M)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M)

教育学基础(L)

5.2[班级建设]初步具备班主任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掌握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H)

教育实习(H)

教育心理学(H)

班级管理艺术(H)

教育见习(M)

教育研习(M)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指标点的教学环节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

成教育规律,理解中学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及其与德智美劳的育人关系;具有“三全育人”意识,掌握体育育人的路径和方法,能将育人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和竞赛活动,学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6.1[育人规律]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中学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及其与德智美劳的育人关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H)

劳动教育(H)

健康教育学(H)

教育心理学(H)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H)

学校体育学(M)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

思想道德与法治(L)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L)

教育学基础(L)

6.2[体教育人]具有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意识,探索体育育人的路径和方法,能将育人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

述研究(H)

体育学科专业导论(H)

教育实习(H)

健康教育学(L)

篮球(L)

田径(L)

体操(L)

足球(L)

武术(L)

排球(L)

网球(L)

6.3[活动育人]熟悉中学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积极参与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和竞赛活动,学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教育实习(H)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H)

劳动教育(M)

健康教育学(M)

班级管理艺术(M)

河洛文化概论(L)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L)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体育学科和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对教育教学工作运用创新方法,有效分析和解决中学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适应时代要求规划职业生涯;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及教育教学反思方法和技能,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进行自我反思,有效分析和解决中学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多种问题。

7.1[发展意识]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持续不断地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开展教学研究,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体育科研方法(H)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H)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H)

大学语文(M)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L)

7.2[发展规划]了解国内外体育学科和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反思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中学体育教学经验与河洛体育文化育人融合的途径。结合“牡丹牌”教师的职业愿景制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培养自我发展能力。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H)

就业指导(H)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H)

河洛文化概论(M)

体育学科专业导论(M)

形势与政策(L)

大学英语(L)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指标点的教学环节


7.3[发展反思]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利用反思总结法、对话反思法等教育教学反思方法,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进行自我反思,有效分析和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多种问题。

创新创业基础(H)

毕业论文(H)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H)

体育科研方法(L)

8. 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参与或组建体育学习共同体;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善于和校内外的同行围绕教学相关主题展开交流、合作与专题研讨,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8.1[合作意识] 理解与体验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与价值,准确把握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具有协同合作意识。

军事理论(H)

军事训练(H)

班级管理艺术(H)

篮球(M)

足球(M)

排球(M)

教育研习(L)

8.2[合作技能]能够依据中学生体育教学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参与或组建学习共同体,具备与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及社区沟通交流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乐于分享经验和想法。

创新创业基础(H)

中学体育教育调查与研究(H)

教育研习(H)

大学计算机基础(M)

军事训练(M)

军事理论(M)

毕业论文(M)

教育心理学(M)

教师口语(L)

班级管理艺术(L)

十一、说明

1.本次培养方案的执行对象:从2022级学生开始执行。

2.本次修订培养方案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

修订培养方案的负责人:董顺波、赵红波

参加人员:王岳、张文普、任塘珂、张婷婷、安献周、王德涛、方斌

参加专家:林璐(国家级骨干教师,洛阳理工附中)

谭本福(洛阳市教育局学校体育学科兼职教研员,洛阳理工附中)

参加学生:2015级张硕、2017级周璇、2018级程昊、2019级李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