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集聚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和中小学专家团队力量,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教育研究基地于2010年组建,研究基地由洛阳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洛阳市教科研机构的教研人员和洛阳市中小学一线教师组成,为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教育研究平台。201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教育研究基地,
基地首席专家:张之正 教授
成员:张光辉、王众杰、聂淑媛、王丰辉、王淑玉、牛惠芳、庞碧君、薛琳、张丽、刘青青、张兴强、师利峰、段华松等
基 地 实 验 学 校 |
学校名称 |
校长 |
研究团队负责人 |
洛阳市第十九中 |
师利峰 |
师利峰 |
|
洛阳外国语学校 |
段华松 |
王定国 |
|
洛阳复兴学校初中部 |
魏荣梅 |
白宗灿 |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 |
张胜辉 |
郭遇巧 |
|
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 |
王永民 |
王利波 |
|
洛阳复兴学校小学部 |
魏荣梅 |
于会平 |
一、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的目标
1.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精神,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德育功能,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中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方法和途径,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2.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要以河南省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广泛借鉴国内外数学学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逐步建设成高水平的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平台,促进数学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
3.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研究者和教师,培育一批在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方面具有显著特色的学校,研究中小学数学学科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总结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能够在实验学校中进行实验,形成适应河南省实际需求的可操作的数学教育教学成果。
二、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的内容
1.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研究
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要依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课程理念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推进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研究。针对学科教学基本环节的有效落实以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针对调整教学内容或尝试新教学方法的需要,组织开展教学实验,并形成教学实验报告;对学科教学基本过程进行实践研究,归纳和总结切合实际、普遍有效的教学基本策略。
2.中小学数学学科课程研究
面向教学一线,就推进中小学数学学科课程实施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开展应用研究。对中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从课程实践的角度分析实验学校课程设计的成功与不足;结合国内外中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对修改和完善学科课程提出设想,并进行教学实验。对中小学数学学科的现行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提出评价意见。
3.中小学数学学科学习评价研究
研究基地将结合数学科学学院数理统计专业的的学科优势,针对中小学数学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习内容遴选、学习程度要求等问题开展基础研究。积极开展对中小学数学学业成就的多元评价和综合评价的研究。针对中小学数学学习的认知发展水平、情感态度变化、行为习惯养成等多元评价要求,加强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构建测量性与表现性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结合、共性要求与个性特长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学习评价系统。
4.中小学数学学科课程资源开发
研究基地要跟踪国内外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展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同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有效途径、实施成效等,开展专题研究。为了适应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体系,研究基地将在综合性、实践性、有效性、灵活性等方面增强对中小学数学课程的研究。同时,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和渠道也要求实验学校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有地方特色、有学校特色。这些都决定了系统、科学地开发课程资源是研究基地的重要研究内容。
5.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学习、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在此背景下,研究基地搭建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结合数学科学学院多年来国培、省培、市培等多级培训的丰富经验,为数学教师提供多层次的教育教研成长平台。通过任务驱动、校本研修,增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丰富数学教育实践性知识。
王中杰,讲师
聂淑媛,副教授
王丰辉,副教授
薛琳,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