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党史,不忘初心||洛阳地方党史纪念馆(二)

2019年06月27日 19:13

第二期主要讲述了洛阳城回到人民的怀抱后,在党的领导下,经济建设取得了蓬勃发展。

洛阳城回到人民的怀抱,为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党的领导下,洛阳先后完成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工作,为巩固新生政权、发展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经济奠定了牢固基础。1954年经毛主席批准,国务院确定洛阳为国家重点工业建设城市之一,将“一五”期间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中的7个安排在洛阳。此后洛阳工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

毛主席结合国防角度和全国工业布局两个方面原因,1955年将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安排在洛阳。1958年,新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诞生。经过60余年发展,一拖厂已经形成以农业机械为核心,同时经营动力机械、零部件等多元产品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是中国农机工业的重点骨干企业。

现如今蓬勃发展,享誉世界的洛阳LYC有限责任公司是洛阳轴承厂的延续和发展。洛阳轴承厂始建于1954年,是“一五”重点工程之一。经过近60年的发展,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轨道交通等方面,特别是成功地为“神州”系列和“嫦娥”飞船提供配套轴承,彰显了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

中州路东起启明南路,西至谷水,横贯4个城区,人称“三十里长街”。它也是市区最长的一条东西主干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修建,之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这就是洛阳的中州路,一条见证洛阳城建历史、洛阳人创业史的特殊道路。中州路的修建,与“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矿山机器厂、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铜加工厂等在洛阳选址密切相关。现如今的洛阳在建地铁1号线更中州路东起启明南路,西至谷水,横贯4个城区,人称“三十里长街”。它也是市区最长的一条东西主干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修建,之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这就是洛阳的中州路,一条见证洛阳城建历史、洛阳人创业史的特殊道路。中州路的修建,与“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矿山机器厂、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铜加工厂等在洛阳选址密切相关。现如今的洛阳在建地铁1号线更是充分考虑到了中州路的重要地位。是充分考虑到了中州路的重要地位。

我们始终不忘缅怀革命斗争先烈,不忘重温那段燃烧的峥嵘岁月。经过60多年的发展,洛阳经济建设卓有成效,商业和铁路建设不甘落后,洛阳的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环境大背景下,洛阳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方风来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洛阳在文化、水利、交通、旅游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1983年首届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在王城公园举行,并在2010年升级国家级文化盛会,是中国四大名会之一,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牡丹花是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同时,也是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

1994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现防洪、减瘀、防凌、供水、灌溉等巨大综合效益正逐步发挥,保障了母亲河的岁岁安澜,书写了治黄史上最辉煌壮丽的篇章。

林森桥是由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修建,1944年,日军侵略洛阳,方松龄为阻止日军侵略,下令炸毁林森桥,因此只剩最后一段桥。

洛阳牡丹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横跨洛河的大桥。牡丹桥全长1369.6米,桥宽34米。牡丹桥始建于1992年10月,当时邓小平著名的南巡讲话,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大潮。洛阳改善投资环境,遂建此桥。

龙门石窟艺术是北魏迁都洛阳之际在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纵贯东西,融汇南北,是北方鲜卑族文化与中原和南朝以汉族文化为主的相融合,外来的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相融合的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的一般的时代风格。它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龙门申遗成功不仅能够提升洛阳知名度,还能增加市民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和开放意识,增强市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增添城市文化底蕴。

在党的领导下,洛阳的经济、文化、交通、水利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为洛阳未来的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