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要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号召,9月26日,我院于A3-114举办“增进民族团结,营造和谐氛围”教育大会,2017级全体学生到场聆听。
我院民族团结教育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各族学生学习、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把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作为目标任务。
在此大会中,辅导员郑冰闯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分阶段、有规划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他对“123456”的内容进行具体讲述,即“一条道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两个共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以增强同学们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性、坚定性。
据悉,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促使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共进步”的教育活动,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有利于我院各族学生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取长补短;坚定我院各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信念,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使民族团结观念深入同学们的心中,对我校营造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和谐氛围具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