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骥个人简介

2021年09月01日 08:00

雷骥,男,汉族,河南洛宁人,中共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员。1989年9月至1993年6月在郑州大学哲学系读本科,获哲学学士学位;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在郑州大学思政系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法学硕士学位,7月到我校马列部工作。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在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获得法学博士学位,7月回到我校工作,11月晋升副教授,2013年11月晋升教授,2014年聘为洛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主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生专题)等课程,推行“让歌声飘过大学课堂”教改理念,授课生动、幽默、风趣,深受大学生喜爱,连年被评为“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多次被部门考评为“教学优秀”教师。主持完成“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形象与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性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文化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等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正在主持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出版《象牙塔中的柔情与理性——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调研报告》(独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合著2,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合著3,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独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道路,中国梦》(合著2,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研究》(合著1,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等多部学术著作;分别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近20篇为CSSCI论文,6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在学术上的主要建树:详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协助导师万光侠教授尝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框架,深入论证了现实的个人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其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三大人性依据,并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具体规律、主要原则和方法的人性基础,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提高实效性的根本。另外,深入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问题。

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经常为校内外师生讲授相关学术专题讲座,深得广大师生喜爱。2004年获得第六届河南省普通高校“两课”优秀教师基金一等奖,2006年获得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7年获得山东省研究生(博士)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2008年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获得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百题征文优秀奖,2017年被评为洛阳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