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北平城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之名,悍然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就此拉开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决定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应有地位,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
位于河洛大地的伊滨经开区诸葛镇梁村社区,虽看似平凡普通,但是在那个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却是中共豫西特委、中共洛阳中心县委驻地,孕育出了革命火种,点燃了燎原星火。革命火种在梁村点燃梁村社区位于伊滨经开区诸葛镇东,现有14个村民组,2900亩耕地,近4000口人。初入该社区,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走进社区中的梁家祠堂,才触摸到这个普通社区的“心脏”——中共豫西特委梁村旧址纪念馆。中共豫西特委梁村旧址纪念馆...
杜秉灿(1913~2002),男,曾用化名芦富贵、刘宪贵,今横水镇张庄行政村柏树嘴村人。在孟津县以至于洛阳地区,杜秉灿是一个传奇性人物,也是一位家乡民间众口传唱的英雄。孟津人称杜秉灿为杜司令,他是孟津县家喻户晓的共产党人。孟津出了个杜司令1991年版孟津县志这样记载:杜秉灿在洛阳八中和省立师范读书期间,曾受到刘瑞征、刘导生等中共党员的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8月,杜秉灿经党组织派遣...
红三军火神庙战斗遗址位于嵩县车村镇车村村,现为火神庙小学和居民住宅。1932年8月,蒋介石集团不顾严重的民族危机,拒绝全围人民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要求,全力实施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在武汉组织了鄂、豫、皖三省剿匪司令部,调集50万大军,向鄂豫皖洪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大围剿。红四方面军、红三军进行了英勇抗击,给敌人以重创。由于政治上的肃反扩大化,错杀了一大批红军官兵和苏区干部,严重削弱了...
裴子明(1904-1966),又名裴太玉,偃师佛光峪人。出身农家,小时上过几年私塾。一九三零年他带枪投同乡孙尚卿团长处当兵,被委任为排长。一九三四年杨兆钫调任偃师县县长,在杨的支持下,返乡的裴子明被任命为联保主任,后任缑山乡乡长。一九四四年九月,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到达偃师后,经皮徐首长动员,裴子明毅然决然跟随八路军和共产党抗日。裴子明将藏在山洞里的大批武器弹药全部献出,对皮徐支队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
张之朴(1895-1945), 河南省偃师市牙庄村人,又名张豫坤,中原抗日英雄,河南义勇军司令员。投身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族、民权、民生”的思想在张之朴心中根深蒂固,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弃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张之朴只身前往陕西,和当地革命部队一起进行反袁斗争,在战火与硝烟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1913年,父母先后病故,张之朴辍学回家从事农业劳作。饱受苦难的张之朴心里明白,只有革命,...
蔡龙章(1922一1946),字斐然,化名逸民,男,汉族,1922年生,宜阳县白杨镇人。1929年,蔡龙章在白杨镇上小学,他聪明勤奋,成绩优良,深受老师同学喜爱。1932年初,中共洛阳中心县委派共产党员张剑石、赵介民到白杨小学分别任校长、教导主任。他们在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党支部,积极开展革命活动。蔡龙章接受校长张剑石传授的革命思想,产生了反抗压迫、反抗剥削、争取民主的意识。1935年,蔡龙章考入河南...
张剑石(1903~1994),又名金光、丽生、亚轩,1903年出生于河南省宜阳县赵保乡东赵保村。1924年他参加革命。1925年,22岁的张剑石回到家乡赵保。目睹家乡官匪勾结、欺压百姓的社会景象,张剑石奋笔疾书“捍卫家乡岂容退,改造社会是我责”的条幅,并将条幅贴在床头,以激励自己。随后,张剑石和同村知识青年张光亚、张光祖等人筹建了教育实业促进会,他们创建平民夜校,免费向村民教授文化知识,并大力宣扬“兴学、自由、民主、...
他出身在富裕家庭,为寻求救国之道,毅然投身革命;他办学校,设情报站,组建革命武装,是伊川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他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纷飞战火里,演绎出鱼水交融的军民情。他就是被誉为“伊川抗日先行者”的革命烈士张思贤。1 放弃安逸生活 投身抗日救亡张思贤,字敬夷,1916年1月6日出生于伊川县吕店乡王村一个较富裕的家庭,7岁入私塾,后到白沙镇县立师范求学。14岁那年,父亲被匪霸杀害,那时起,年少的张思贤就开...
白眉珊(1879~1927):洛阳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洛阳第一个共产党员,陇海铁路大罢工的主要领导者;1921年冬,经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罗章龙称其为“北方区早先加入了中共的秀才党员”;1927年被军阀张治公杀害于洛阳。白眉珊本名白南薰,眉珊是他的字,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生于洛阳,与陈独秀、何叔衡、董必武等同为清末秀才生员,同属年龄较大的党员。白眉珊少年时便有大志,敢于冒险,曾经辞亲远游,步行经年,西探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