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魏新乐,男,43岁,任教于邓州市桑庄镇田营小学,24年教龄,大部分时间担负着数学教学。自任教以来,就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朋友和导师,所以兢兢业业,从不敢有丝毫懈怠,也因此在教学的路上不断地思考、探索,希望能在数学教学上小有成就。
初登讲台,雄心壮志。与学生交朋友谈心,平等相处,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也爱上了我教的学科,稍有成绩,导致自己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上只是完成了基本教学任务。在与同科老师的对比中发现,课堂设计非常浅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开始向同行深入学习,发现同事们都是对学生严苛要求,大量练习,于是效而仿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再跟学生和言悦色,终日严肃,大搞题海战术,抽考成绩直线上升,我沾沾自喜。学生成绩在评比中偶有下降,无非再加大练习题量,在领导表扬中翘翘然,满足于此,也忽略而不在乎学生冷目。多年以后,师生关系如寒冰一般,更有人评价,所教学生进一步学习极缺潜力,使我意识到自己教学方法中存在问题,然而自我反思中毫无结论。
迷茫之际,恰逢课程改革,虽百家争论,众云纷纷,新课程新课标却让我看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我想,如果用这种理念教学,将会给我的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将会因此得到发展,这也是改变所教学生高分低能的希望。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也将使学生和教师都能摆脱题海战术的苦难。
近几年多次参加国培计划,聆听专家,走近名师,参观名校,我的理论和方法也得以迅速提升。比如,洛阳师范学院“国培2019”教师培训团队项目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班,张之正教授《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文化与思想》,让我认识到数学中的趣味。任院玲的《培训方案设计案例:如何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小学数学思维活动》,使我看到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具体方法。周小川《教材解读与相关培训课程的开发: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与解读》,使我站在较高的角度审视教材。王文利《小学数学实体化教学的实践与展示》,使我认识到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孙少辉《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在数学教育技术中的应用》,让我学到新时代的新颖的教学媒体技术和方法。孔凡哲《中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素养及其提升策略》,让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一次国培之行,收获丰满。
学习使人进步,国培让我提高。在近几年的学习与探索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观,学生的素质能力不断加强,他们不再是只会做题的孩子,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核心素养得以提升,会学习,会思考,会动手,会表达,充满了活力。我的课堂也得到了同行和领导们的肯定与赞许,数次在本市优课选拔中分获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