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培计划 >> 教学简报 >> 正文

"国培计划(2017)"中西部乡村小学美术(书法)教师访名校项目培训班第二期

编辑: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1日 15:30


 

 

 

 

 

国培计划(2017)”

中西部乡村小学美术(书法)教师访名校

项目培训班

 

 

 

 

 

(第期)

 

 

 

 

 

 

 

 

 

 

 

 

 

 

 

 

 

 

 

 

 


目录

 

1.中国画品鉴与基本技法………………………………………………2

2.写意花鸟教学与实践…………………………………………………3

3.水彩画教学技巧………………………………………………………4

4.水粉画教学与实践……………………………………………………5

5.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技巧探讨…………………………………………6

6.美术教材的理解与应用………………………………………………7

7.从美术核心素养谈美术课教学………………………………………8

8.传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9

 

 

 

 

 

 

 

 

 

 

 

 

 

技能培训

第一讲:中国画品鉴与基本技法

11月16日上午,美术学院副院长苟彬老师应邀在中区图书馆给参加国培的学员作了题为“中国画品鉴与基本技法”的专题培训。

美术学院副院长苟彬老师首先根据中国画分类和中国画形式与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论述。而后,他又给大家详细讲解了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一是以诗意入画的意境追求;二是写意的意向造型艺术;三是线性结构的笔墨语言;四是计白当黑的构图形式;五是程式化的技法体系。最后,他又对古代各大名家的经典作品和西方绘画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比,让学员们更加深入的认识了中国画,理解和学习其中的意境和技法。

为了让学员们能更加直观的了解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苟彬老师还亲自给大家作了示范。

课堂期间,苟彬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课堂上笑声不断。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节课,他们对中国画的了解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国画意境的表达方式和技法理论。

第二讲:写意花鸟教学与实践

11月17日上午,美术学院副院长苟彬老师在中区图书馆为国培学员授课。

开课伊始,苟彬老师讲到,写意花鸟题材广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草里钻的、水里游的包括果蔬都属于花鸟的范畴。

苟彬老师做范画时提出,要“大笔画小画”,不能“小笔画大画”。一幅画由“黑、白、浓、淡、干、湿、枯”构成,追求不同的风格要用不同的工具与技法。他说,画画要一气呵成,要讲究连贯、顺畅,不能中途打断,否则,气韵就断了,就不成体系了。

苟彬老师强调,写意画与工笔画不同。不提前描图,在相互呼应的前提下画着、想着、加着,有时会有意外惊喜。起承转折、呼应关系、浓淡对比,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做范画时,全场发出十一次惊叹,全体学员们团团围着录像。课上,学员们认真讨教绘画用笔与技巧。结束后,学员们频频点头表示这节课使他们更加了解了写意花鸟和毛笔的运用,受益匪浅。

第三讲:水彩画教学技巧

11月19日下午,在洛阳师范学院东区教学楼c112教室,洛阳市名师宋新喜应邀为国培学员做水彩画示范。

开课伊始,宋新喜老师先是给学员们一一讲解了水彩画所需要的工具和这些工具的用途。随后他重点讲解了水彩画的画法和技法,尤其是细节的刻画、营造整体感觉和画面节奏感把握等等。宋老师为学员们讲述了自己的写生经历,结合自身经验谈到,绘画要充分利用资源,在实践中深入探索,实地考察,丰富资料。他强调,艺术是具有灵活性的,对于艺术的感知要与时俱进,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从而完善教学。

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宋老师的讲解及示范,大家收获颇丰,对于水彩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更要深入实践,充实教学内容。宋老师所授的国培课,不仅让学员们感受到了他个人的教学风采及艺术修养,更让学员们得到了美术教学及研究的学术心得。

第四讲:水粉画教学与实践

11月21日上午,美术学院院长李建忠教授在中区图书馆为国培学院授课。

课程伊始,李院长讲到,近年来,国家对小学艺术文化方面越来越重视,而文化本身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小学阶段主要培养的应是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小学教育领域中色彩方面的教育应如何加强是现阶段美术教学的重点,而水粉教学范围覆盖大,是美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水粉画教学则可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艺,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李院长在作范画的过程中为学员们简单阐述了静物题材绘画的发展史。他强调,静物能体现出一个时期的物质、精神与科技文明,在水粉静物的教学过程中应讲清绘画作品的基本概念,让孩子认识到静物是最贴近生活的绘画题材,应对任何事物都仔细观察,再将其表现在画中。

最后,李院长用简洁明了地语言对水粉画的表现技巧进行了总结,学员们听后纷纷表示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对今后的教学创作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名师讲坛

第一讲: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技巧探讨

11月17日下午,河南省骨干教师粘箐老师在中区图书馆为学员们授课。

粘老师以课件展示的方式为学员们讲述课程内容。着重讲了五个方面。一是课堂的本质,即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来挖掘学生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二是美术课堂要以美术为载体,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创作和判断美术艺术的表现方式,使美术课成为一种技能、情感、态度并存的新课堂;三是美术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美术基本功、教材使用的开拓性、统一性;四是美术课堂教学技能的方法;五是美术课堂的现代化教学技能。

接着,粘老师就“好课”标准从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一是从教师角度看,它是对课堂的控制与目标的完成;二是从学生角度看,参与和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三是从教学角度看,设计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最后她强调,新课程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具备全面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

课堂氛围很好,学员们积极请教问题。他们表示这节课很实用,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第二讲:美术教材的理解与应用

11月19日上午,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张百军应邀为国培班做“美术教材的理解与应用”专题培训。

张百军老师首先就美术教材的认知和如何熟练运用美术教材展开。一是要理解美术教材,其中包括有课程与教材、课程的建构、教材的组成、理解教科书和教科书的构成、教科书的呈现要素这几个方面;二是注重美术教材的应用,其中又包括分析教材、各出版社美术教材特点例举、新课程教材的教学设计和教材与教学等等。

张百军老师重点讲解了美术教材的构成和正确使用美术教材的方法。他认为,老师的教学内容不在多而在精,而且只有老师理解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正确的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观察美术、感受内涵并吸收精华,不断地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充实自己。

在课堂上,张百军老师用自己幽默有趣的讲课方式使得课堂笑声不断,学员们也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一堂课的培训,让自己对于教材有了更新颖的理解,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教材运用的正确方法。

第三讲:从美术核心素养谈美术课教学

11月20日下午,教育部中小学美术教材审查委员、河南省农大附中特级教师牛志强老师在中区图书馆为参加国培的学员们授课。

开课伊始,牛志强老师谈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须和必备的。教育价值是对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从最初否定人文性,到现在认可人文性,核心素养是对教育认知观念的回归。学生需要的是启蒙,而我们常常告知学生的太多,让学生感悟的太少。

牛志强老师还强调到,教育的季节性要把握好。教师加入课堂趣味性会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学习。“课标是标准不是大纲,课本是教材不是教标。”美术课应该上出自己的色彩,从美术教育打通基础教育。

教室里回荡着激烈的掌声,最后,学员们表示,这堂课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指导意义。一位来自驻马店的李老师说到,牛老师的课能深入剖析教育问题,提出新颖观点,他独特的教学方式令我们大为受益、深受感悟。

第四讲:传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

11月21日下午,河南省名师牛丽老师在中区图书馆为学员们授课。

牛丽老师首先把“河洛文化”、“三彩陶艺”与“剪纸艺术”三种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教学中的课题开始,针对教学教研、学术方法,教育理念及实践考察等方面为学员们一一讲解,传授自己从教二十余年的教育经验和见解。把学术理论结合生活事例提出新颖观点,并提出了如何投入到实际教学之中的方法。

牛老师指出从教不只是教书育人更要传承传统艺术文化,而是同时将传统文化带进美术课堂进行新文化建设和文化的创造。她还向学员们介绍了多位关于“河洛文化”、“三彩陶艺”与“剪纸艺术”的大家并展示了其代表作品,让学员们充分了解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

最后,牛老师对剪纸艺术作了详细的传授后,让学员们亲身实践了剪纸艺术创作,从中感悟到传统艺术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了传统艺术的继承与现代创新的融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