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ENROLLMENT & EMPLOYMENT

你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正文

2022年化院招生宣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欢迎你!

发布时间:2022-05-22 作者: 点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专业介绍

学制 四年制本科 学位 :工学学士 课时: 3035 总学分:178

专业基本情况: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设立于2006年,是我校较早开设的工科专业之一。2017年,本专业获批校级特色专业,化工原理教学团队获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8年,化学工程与工艺系获批洛阳师范学院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省合格基层教学组织。本专业是以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支撑学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主要研究过程工业中有关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历年来本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40%左右,一次就业率为95%以上。

专业培养模式:本专业将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素质并举,自2020级开始设置卓越化学工程师试验班,探索新工科模式下传统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工程实践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结合校内化工虚拟仿真中心,虚实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创新能力方面,借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鼓励并推荐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及科研训练,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在多元化培养方面,突出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两个领域,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化学工业及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求,具备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在化工、资源、能源、环保、材料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6 %)。教师队伍中,4人次在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2名教师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2名教师为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名教师获得河南省教学标兵河洛教学标兵称号,12名教师为校级双师双能型教师。5名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名教师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1名教师获河南省骨干教师计划资助,教师主持省部级项目20余项。

部分老师简介:

22670

  


唐四叶,博士/教授,1966年生,河南省兰考人。工作以来从事化工原理教学工作,先后获得河南省教学比赛三等奖、学校优秀教师和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新疆支教先进个人等荣誉和称号。指导学生获得河南省挑战杯二等奖、全国化工原理大赛二等奖。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化工与生物材料,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和厅级项目各1项。主编的《化工原理(下册)》教材获批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主持教学改革项目1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5篇,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19011


邓冬生,博士/教授,1968年,湖南衡阳常宁人。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洛阳市优秀教师。先主要从事煤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仪表自动化和能源化工等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超分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小分子催化化学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项目和横向项目多项。在J. Mater. Chem. A., Chem. Commun., Inorg. Chem., Cryst. Growth. Des., Organometallics. CrystEngComm, Rsc. Adv., New. Chem. J.SCI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60余篇。


282A0


刘金强,博士/副教授,1981年生,河南杞县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工作以来从事化工热力学和化工专业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获得学校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等荣誉。研究方向为化工基础数据和化工热力学,先后主持省级项目多项。在J. Mol. Liq., Fluid Phase Equilibria, J. Chem. Eng. Data, Synthesis等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1F3C4


陈海鹏,工学博士,副教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绿色无机保温材料”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从事二氧化碳高值转化、储氢材料研制、脱硫剂开发等科研工作。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特别资助等项目7项。在J. Catal.、J. Mater. Chem. A、ACS Appl. Mater. Interface、Chem. Eng. J.、J. Power Source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洛阳师范学院“十佳杰出青年”、“优秀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首批“青年学术骨干”。


72F33

专业课程体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理念,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了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课程包括通识素质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训实践教育课程;根据市场需求,本专业设置精细化工和高分子化工两个方向。近年来,本专业积极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建成6门省级和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出版《化工原理(上、下)册》、《化学工艺学》等省本科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9项。

实验实践平台建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有专业实验室800 m2。近5年,实验仪器设备投入650万元。本专业建有化工仿真实验室、化工实训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和化工基础实验室,在校内构建了理论-仿真-实践实训三位一体的实验实践平台。建立约 30 个见习和实习基地。同时,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毕业设计、专业实习等,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在第二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了理论学习-虚拟仿真-实践实训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在重视课程学习的同时,以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等为抓手,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近四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化工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等 100 余人次,获国家级奖项 5 项,省部级奖项 30 余项。毕业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人数占比40%,考研率年均40%,就业率达95%以上。

科学研究

教研室教师把握机遇,积极参与科研工作,重视团队间合作与创新,成果显著。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厅级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近50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项,省部级人才称号1项。教研室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注重产学研合作,近五年签订校企合作进账经费共计近100万元。

承担的部分省部级及以上课题项目(节选)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编号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MoO2-MonX@C(X=C, S, N)异质结构的构筑及储锂特性研究

刘贵龙

5190415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富镁和富铝海泡石的表面固体酸性及其变化特征的差异性和机理研究

袁巍巍

42002040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储氢材料负价态氢活性调控用于二氧化碳加氢耦合的研究

陈海鹏

22008098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绿色条件下基于氨基酸衍生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邓冬生

21272109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物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的溶液化学

唐四叶

21476102

6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碳原位偶联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构筑及其低碳烯烃选择性的研究

陈海鹏

22HASTIT008

7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制备乙炔选择性加氢高效钯铜合金催化剂的研究

曹欣祥

182102410072

8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煤热解芳环硫化物加氢用镁基储氢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陈海鹏

182102210431

9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海泡石基挥发性有机废气吸附材料的研制及成型技术研究

袁巍巍

182102310872

10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具有洋葱状结构的高容量、长循环硅碳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储锂性能研究

刘贵龙

182102210432

11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固相氢对芳环硫化物缓控加氢设计与机制研究

陈海鹏

202300410289

12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苯并吡喃类杂环化合物热力学的精准测试及其在天然生物活性分子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刘金强

2020GGJS193

13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新工科视域下地方院校卓越化工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金强

2021SJGLX497

学生创新能力

1. 创新能力培养: 坚持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一体化的全方位育人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鼓励学生进入教师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取得了系列优秀科研成果,近三年学生参与发表SCI论文20余篇。

近三年学生参与发表的SCI论文(节选)

序号

论文名称

发表期刊

发表时间

学生作者

1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derived anatase/rutile   heterostructures with enhanced reaction kinetics for lithium and sodium   storag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2

许丽芳,李雨晴

2

Density, Speed of Sound, and Refractive Index of   Binary Mixture Containing Ethyl Isobutyrate with Cyclohexan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 and Molecular Simulation

Journal of Chemical & Engineering Data

2021.12

陶思文

3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f Single-Atom   Ni−g‑C3N4 as an Ecient Catalyst for Direct Reduction of NO with CO

Energy & fuels

2020.9

齐梦月

4

Solubility measurement and correlation of   2-phenyl-1H-indole in fourteen mono organic solvents from 289.05K to 338.55K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2020.1

安书芳

李婷婷

5

Hydrogen activation on aluminium-doped magnesium   hydride surface for metha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0.3

程春花

张慧

6

Effect of atomic iron on hydriding reaction of   magnesium: Atomic-substitution and atomic-adsorption cases from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0.4

李佳奇

王远洁

舍晨星

张岩

李晓楠

7

Insight into the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magnesium hydride during high-energy ball milling for its   controllable synthesi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0.9

肖海燕
 
王雅靖

8

Role of Anatase/TiO2(B) heterointerface   for ultrastable high-rate lithium and sodium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Nanoscale Horizons

2020.1

靳雪阳

2. 实践能力培养: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目标,采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培养方式,打造课堂讲授——课外训练——比赛检验的完整链条,立足课堂教学,加大课外训练,拓展学科前沿,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近四年,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5项,省级学科竞赛奖20余项。

就业及发展方向

本专业的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就业方向为:(1)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精细化工、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生物化工、药物合成及环境保护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分析测试、技术与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2结合本校优势,较多同学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试,从事教师工作,并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3)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专业近三年考研录取率(占全体毕业生)维持在40%左右;(4)报考公安、海关、环保、应急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员会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5)自主创业。(6)就业单位展示:各地公办初中、高中、上海飞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等。



近几年本专业学生考研录取情况(节选)

学生活动

学风优良,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为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展示的舞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开展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分析月明湖水中总磷的测定等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本专业筹办有卓越工程师班卓越工程师班主干课程实施小班授课,选聘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讲授;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宽视野、个性化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校友风采

范二莎,2014级化工专业毕业生,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

范二莎,女,19909月生,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齐鲁博士后,师从吴锋院士,陈人杰教授。2014-2020年硕博连读于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李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及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等多项项目;在Chem. Rev.Chem. Soc. Rev.ACS Sustain. Chem. Eng.Waste Manage. 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受理软件著作权5项,参编学术专著2部。博士期间曾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育苗基金、以及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荣誉。

杜自然,14届化工专业毕业生,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

2014年9月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陈晋南教授团队,攻读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间规聚丙烯/等规聚丙烯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挤出辊压成型。2017年4月在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负责笔记本电脑 LCD 的品质管理工作。2019年9月加入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申长雨院士团队,攻读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Ti3C2Tx MXene)的功能化,穿戴式/便携式,柔性聚合物基电磁屏蔽(EMI)复合材料的设计和模拟,能量收集及应力传感集成的多功能电子器件。发表 SCI 论文 8 篇。

万诗朋,12届化工专业毕业生,韩国延世大学留学

2008.09-2012.07于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2012年考入西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16年考入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至今分别在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和韩国延世大学访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光催化(含光电催化)分解水、CO2还原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或燃料,光电纳米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制备、表面态调控及反应体系的设计,光(电)催化环境大气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在ACS Energy Letters, Angewandte Chemie,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Carbon,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等重要学术期刊物发表SCI论文45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含IF大于10的4篇,累积IF达117.443,他引15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用160余次,H指数为18(Google Scholar),3 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胡江亮,10届化工专业毕业生,太原理工大学讲师

2006于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2010考入太原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3年考入中科院大连化物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17.1加入太原理工大学,期间赴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多孔材料研究所访学。主要从事煤基资源综合利用与污染物治理领域中多孔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近年来,发表SCI论文5篇,横向科研进账100余万元。

学长学姐有话说


2013级黄辉辉(南京工业大学硕士):

四年的本科生活让我明白了化工的意义,理解了工科人的骄傲。母校百年底蕴对我的影响深入灵魂,教室和实验室的细心教导让我底气十足地奔向我化工梦。感谢母校,感谢我的恩师们,也感谢在师院遇到的一切!

2016级贺自豪(郑州大学在读硕士生):

洛师的传统和化学化工学院的学风成就了我,让我由懵懂变的坚定,怀疑变的自信。在化工路上的成长离不开化工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耐心细致,相信自己看到了化工的光,感谢洛师化工!

2018级胡恒瑞:

2022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除了考研成功上岸,大部分目标也相继达成。唯一的遗憾就是即将离开生活学习四年的洛师校园,离开陪伴了我四年的亲爱的老师们。四年时间里,洛师化工已经融入进了我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说洛师化工影响甚至重塑了我的一切。这里风景如画,老师要求虽然严格,但教诲如沐春风;实验室里各种试剂和设备激起了我的兴趣,塑造了我的化工梦。

2018级张佳慧:

毕业论文一直提醒着我马上要离开这迷人的校园,我越发感觉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不舍:宿舍阿姨的唠叨,食堂众多美味饭菜前的纠结不定,课堂里老师的孜孜不倦,实验室里的趣味横生,等等。虽然不舍,但我好像也不慌,四年的时间,我渐渐懂得了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会了对待困难的态度,坚定了我的化工梦想。

2021级张一笑(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班长):

第一年的大学生活快要结束了,我很高兴选择了洛阳师范学院,选择了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公园般的校园,学风纯正的化学化工学院,风趣而严谨的专业老师,设施齐全的化工实验室。一年时间同学们体会到了学院为我们全面发展营造各种条件,为我们能专业突出殚精竭虑,我也会更细致地去服务好班级同学,更努力地增强自身专业技能,相信自己能与化工相互成就!

上一条:化学化工学院2022年招生咨询公告 下一条:2022年化院招生宣传—应用化学专业欢迎你!

关闭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编:47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