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洛阳师院等发现芘聚集态与发光性能构效新关系

发布时间:2018-05-22 作者: 点击:[]

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傅红如博士与合作者一起,实现了对荧光染料溶剂绿7(含磺酸根的芘分子,SG7)的捕获,并通过对其发光性能测试,验证了理论上预测其发光行为的正确性。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应用材料与界面》。

芘是最常使用的荧光发色团之一。然而,芘在固态下没有荧光。理论预测,芘的发光行为与其聚集态有关,包括单体发射(分子间距离大于1纳米)和激基缔合物发射(分子间距离小于1纳米)。与单体发射相比,激基缔合物荧光度较强、电子能态较低,荧光发射红移,在传感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但从真实芘的晶体结构出发来证实这一理论预测还没有突破。

该研究小组运用金属—有机框架高晶态化和高孔隙率的优势,设计阳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通过离子交换的途径,把芘的衍生物溶剂绿7封装到主体孔道内。通过单晶到单晶的解析,获得了SG7在孔道内的聚集态结构。从单晶结构可清楚得知SG7彼此间的距离约为10埃,且荧光发射呈现激基缔合物的荧光特征,很好地实现了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完美结合。另外,封装SG7的金属—有机框架可作为双发射型荧光探针,实现了对重铬酸根和高锰酸根的超灵敏性响应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5/412867.shtm

上一条: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受邀参2018年第一届国际能源与环境材料高端论坛并作报告 下一条: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廖清莅临我院作学术报告

关闭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编:47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