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让奉献收获梦想的天空— —记商学院辅导员张显
2017-05-31

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片片红。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张显老师,用行与情诠释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的真谛。张显老师于2014年10来到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任专职辅导员。工作以来,曾多次获得洛阳师范学院“优秀辅导员”、“先进工会会员”、“就业先进工作者”、“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

敬业奉献为工作

作为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学工队伍中的一员,张显老师曾担任过就业办主任、学工办主任、党委秘书等职务,最多的时候同时管理12各班,700多名学生,在工作中勤勤恳恳,敬业奉献,始终用责任和爱心浇灌学生。曾经有半年时间,办公室有两人同时休产假,张显老师勇于承担起繁重的工作,从不牢骚抱怨,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在16级新生开学之际,商学院全体教职工都紧张地投入到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担心自己的缺岗影响商学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原本因骨裂在家休养的张显老师提前一个星期拆掉了石膏,迅速返回学校完成工作交接,以百分百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繁重的迎新工作中。商学院教师工作区域在五楼,这给尚未痊愈的张显老师下楼带来极大的困难,行动不便,她就减少下楼的次数,工作繁忙,她就在办公室解决午餐,五楼办公区总能看到她奔波忙碌,日夜操劳的身影。带着病痛,张显老师仍然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事必躬亲,在无私奉献中践行教师誓言,树立师德师风。张老师每天要面对数不清的表格、电话和难题,但她总能处理的游刃有余。办公桌上冷了的盒饭、键盘上不断跳动的手指……在各种工作中她都能倾注一腔热血。

仁爱之心对学生

教师代表着一份责任,也代表着一种爱和使命。曾经有人说,对于学生,除了保障其获得学业上的收获之外,还应该在他们成长道路上撒播一些关乎人性、道德、责任和真善美的种子。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要用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张显老师曾为因与朋友赌气半夜不归宿舍的学生提心吊胆,也曾深夜冒着严寒送生病的学生辗转就医。学生小A家境困难无法按时交纳学费,张老师慷慨解囊相助,直到他成功考取研究生;学生小B患有忧郁症,张老师定期与其沟通交流,持续关注其日常起居直到其顺利毕业。

《触龙说赵太后》中曾有言曰“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作为教师,不应只满足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宽厚仁爱,也应当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在进行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培养学生干部中,注意着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树立长远的理想与目标。她认为学生幸福与否,不只在于他们在校期间能否正常快乐地享受大学时光,还在于将来走向社会时是否有一技之长,是否拥有卓越的品质组成幸福的家庭,是否能够热爱工作和生活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这些长远的发展根植于在校期间对他们的引导与教育。

脚踏实地筑梦想

作为一名学生的成长伴侣,张显老师时刻对自己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她认为,要作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需要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用热情与执着传递坚定理想信念和追求。张显老师认为,与学生相伴,要了解学生,辅导员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业及未来发展的迷茫问题,还要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张显老师自工作以来,始终坚持育人为先的理念。工作中不只处理日常事务,还经常深入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做学生真正的成长陪伴者和引路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就学生的未来。繁忙工作之余,张显老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行,并不断提升自己实践能力。承担学校创业创新课程,多次参加创业活动,先后参加北森EET创业培训、北航管理学院组织的创业培训,以及浙江万里学院组织的全国创业导师培训,分别获得北森EET培训证书、北航创业管理学院结业证书和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证书等。在不熟悉个别工作业务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不断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辅导员工作是“累与快乐并行,爱与奉献同步”的,在近三年的专职辅导员工作中,张显老师最大的体会就是“累得快乐”。所谓“累”,就是辅导员这份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得”,就是辅导员在工作的同时也从学生们身上得到了支持、理解与信任,在工作实践中迅速提高了个人能力;“快”,就是在辅导员工作中逐渐学会了协调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关系;“乐”,就是参加工作至今,把每天与不同学生打交道当作最快乐的事。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未来的路还很长,张老师将继续怀揣着责任、爱心和梦想在辅导员的工作道路中且歌且行,奉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