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池玺圳 卢语炫 责编:马俊蕊 李琳琳 校对:安秋颖 郭发喜
3月26日,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唐诗之路研究会会长卢盛江应文学院邀请,于A8-102教室以《“唐诗之路”的意义》为题展开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刘恒主持,文学院师生到场聆听学习。
讲座中,卢盛江教授指出,“唐诗之路”研究正成为文学、地理学领域的新增长点。目前,全国各条诗路研究尚不均衡,基础文献整理与理论体系构建亟待推进。他以新昌学者竺岳兵为例,回顾了地方研究者以“家乡情怀”和“文化担当”投身诗路考据的历程,强调“唐诗之路”不仅是唐代诗人行旅的地理轨迹,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血脉。因此,做学术学问要重视实地考察与文本互证,即“诗地互证”的研究方法,启发大家要以“行走”的姿态重读经典,在山水间触摸中华文脉。
此次讲座极大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激发了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活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