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召开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论证会
时间:2024年03月13日 10:46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意见》,按照《河南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要求,2024年3月8日下午,文学院在国际教育学院意大利研究中心(A1—217)召开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论证会。本次会议邀请到全国中文教指委委员、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全国中文教指委委员、郑州大学李运富教授;全国中文教指委委员、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王洪涌教授;洛阳师范学院财务处王振华科长等专家作为专家指导组成员,李伟昉教授任专家组组长。洛阳师范学院副校长赵海彦、教务处处长赵冬生、文学院院长王建国、教务处副处长马友忠,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论证会,会议由文学院于涌副院长主持。

赵海彦副校长在会议上发表致辞,赵海彦首先介绍了洛阳师范学院基本情况以及专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对洛阳师范学院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发展中的支持和帮助,并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提出期望和要求。

接下来,王建国院长围绕专业现状、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资金预算、预期效益等方面,向各位专家汇报了建设方案编制情况及主要内容。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取得的成绩,并针对建设方案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意见。

肖瑞峰教授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方案思路清晰、理念先进、稳健求实,具体举措可操作性较强。但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高水平成果培育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学校层面要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整体统筹考虑,对B类专业建设给予扶持。要在专业特色方面下功夫,在河洛文化领域选择突破点,以点带面,经过长期酝酿积累,在高水平成果、教学成果奖、一流课程等方面拿出具有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李运富教授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省内基础较好,起点较高,今后在师资队伍方面要扩大比例,在专业建设中,科研方面要有所体现,在建设思路中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互支撑。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科研平台,打好河洛文化品牌,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建议本科生参与到基地平台的建设中,推动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王洪涌教授认为该建设方案目标明确,内容全面,举措得力。根据方案的设计和预期目标,可以预见该专业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育质量、教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议专业今后能够突出河洛文化特色,服务区域发展;结合师范专业认证理念来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通过数字化资源建设和优化,充分利用信息化辅助教学,使混合式教学成为常态,提升教学效果;完善制度建设,同时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便对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价。

专家组组长李伟昉教授代表专家组提出总结性意见:洛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力雄厚、历史悠久、建设思路清晰、定位准确。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较为明显。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资金预算合理、保障措施到位,年度实施方案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需进一步丰富强化专业内涵,凝炼专业特色,重视教材特别是选修课教材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创新团队建设、师资梯度建设,发表高质量成果,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提升专业影响力和竞争力,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最后,马友忠对专家的指导表示感谢,并提出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按照专家指导意见认真修改整改方案,学校也将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王建国院长在总结中表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中学二级认证,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2023年河南省专业分类中,获专业分类B-等级,在专业建设中取得的一些成绩,与专家们的指导分不开。今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将集中精力,攻坚克难,力争在四年建设周期内,将B-类专业建设为B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