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李兆楠 责编:孙瑶 冯书来 校对:陈停 朱柏帆
4月18日下午,文学博士、出站博士后、上海大学教授、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师资专委会委员赵晓红教授应文学院邀请,前来参加会议。在文学院学术报告厅A8-102以《牡丹城中话〈牡丹亭〉》为题进行学术报告。文学院师生积极到场参与学习。
会议伊始,赵晓红教授先向同学们强调了戏曲的重要地位,并着重从百戏之祖昆曲中展开此次讲座。首先凭借丰富的古籍资料证明《牡丹亭》在昆曲艺术成熟时俨然成为了昆曲身段的标准,以此表现《牡丹亭》在昆曲中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几个时期的纵向对比,表现昆曲在不同阶段审美焦点是有所变化的。赵教授从多个维度向同学们展示了昆曲的流变,以及时光更迭之中昆曲人的传承赓续、薪火相传。以昆曲《牡丹亭》中最经典的一折《寻梦》为桥梁,赵教授向同学们描摹勾勒出戏剧传承的大致轮廓和传承过程中审美焦点的变化,让戏曲的魅力更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赵晓红教授的讲解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讲座中,她通过大量的对比使结论更加直观,并且鼓励师生们多读经典、走进剧院,更近距离的感受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通过此次的讲座活动,同学们对《牡丹亭》和昆曲的了解更进一步,明白在学习中需要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参会师生纷纷表示在此次讲座中收获很大,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法和调度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