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笑珍 李炫亭 责编:孙瑶 程佳宁 校对:陈停 朱柏帆
2022年11月18日上午,由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主办,洛阳师范学院承办的“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七届硕博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洛阳和云端盛大召开。会议期间,我文学院新闻部小记者王笑珍、李炫亭对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教授进行了个人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李炫亭:曾会长,您好!我是洛阳师范学院的学生,非常荣幸能够采访到您。在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开幕式上,您提到洛阳这个经典的文学地理意象,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意象,它还与别的意象组合,成为许多复合型的意象。例如洛阳名园、洛阳牡丹、洛阳才子、洛阳女儿、洛城、洛阳城、洛阳亲友等等都属于经典的文学地理意象。“云端论剑,盛况空前。”此次年会也正如您所言那般精彩非凡,各校师生小组积极参与研究讨论,更有师友盛情作词,词藻清逸,令人倾情赞叹。所以我们想对您进行一个更深入的采访。
曾大兴:好的。
王笑珍:请问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科现状吗?
曾大兴: 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的建设目前取得了显著优越的成绩。作为一个学科,它的成立有三个成立的标志。第一个标志是文学地理学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文学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因为我们现有的学科都不能回答、解决文学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个问题。第二点,它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学者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成了文学地理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一个学科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学科就还不能叫做成立。第三点,有一大批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这就是学科建设的现状,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文学地理学学科在中国本土初步建立,而且正逐步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王笑珍: 好的,非常感谢曾会长。让我们对文学地理学科现状有了初步认识。我们第二个问题是想了解一下我们国内文学地理与国外文学地理的异同?请问您能谈一谈您的想法吗?
曾大兴: 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是一个完整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学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的研究,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的研究,文学接受的区域性研究(地域性研究)以及文学景观、文学区等等,它的内容是很多的。而西方的文学地理研究又叫地理批评,它只是一种批评的方法。主要以文学为批评对象,但不仅仅是文学,进行地理批评,还包括研究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
王笑珍:曾会长的讲话非常清晰明了,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外文学地理的差异了。第三个问题,就是您作为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会长,对学会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设想吗?
曾大兴:第一,我们特意开设了一个文学地理学的硕博论坛来扶持和培养发展青年学者,这个措施颇见成效。本次硕博论坛参会的在读硕士和博士人数达到了历届论坛的最高峰。整个会议收到了224篇论文,其中硕博论文的数量将近三分之二。青年学者、在读和已经毕业工作的硕士博士已经成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力军,所以进一步的发现和培养青年人才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文学地理一个学科想要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就要赢得了青年人的青睐,这也是我们的希望所在。第二,就是我们在扶持、发现青年人的同时,还需要提醒他们加强文学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因为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在中国本土初步建立的新学科,我们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第三,我们要加强文学地理学的应用研究,让文学地理学更多的为发掘、建设地方文化服务。
王笑珍:通过曾会长的回答,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学地理学的蓬勃发展,也了解到您对文学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描摹出了蓝图。我们作为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应该去怎么去学习、研究文学地理学的知识呢?您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
曾大兴: 这个首先是要了解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我建议你们去读一读我的《文学地理学概论》。读了《文学地理学概论》,就能更深入的了解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它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你们作为青年学者,尤其是对文学地理学感兴趣,但还没有具备这方面的系统知识的学生,应该先读一读这一类的书,去了解它的基本知识。在了解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去读一读相关的文学地理学术论文,参加一些文学地理学的学术活动。从根本上来讲,因为文学地理学是处于文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对于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仅仅了解文学还不够,还要挖掘地理方面的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王笑珍:对的,我们在哔哩哔哩等软件上也观看过您发布的一系列课程,非常感谢您能在平台上分享这些资源,让我们这些青年学者受益匪浅。
曾大兴:是的,我的讲课视频在很多平台都能找到。这些是我面向研究生的授课课程,还包括了对“中国文学地理通论”和以及“唐宋诗词欣赏”等。与地理学相通相融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文学地理方面的书,我在商务印书馆艺术馆也集中出版了六本,包括《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气候、物候与文学》《文学地理学概论》《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和《湖广随笔》。非常欢迎大家去看我的视频,读我的书,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了解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它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笑珍:感谢曾会长的回答,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您昨天在开幕式上的讲座非常有感染力,我们想再请您谈一谈,本届年会在洛阳举办的意义,以及对此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曾大兴:关于本届年会的举行,我们原先的计划是在洛阳举办线下会议,这样大家就可以更深入的考察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古都。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内涵和文学积累都非常丰富,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在这里留下了文化瑰宝。洛阳的文学地理意象也很丰富,比如洛阳才子、洛阳牡丹、洛阳女儿等。洛阳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一座富矿,这也是我们当时选择在洛阳开会的原因。由于疫情的关系,很遗憾我们未能到达现场,一些重要的文学景观也无法进行实地考察。但是我们的线上会议举办的还是很成功的,也让国内外的学术界关注到了我们的千年古都洛阳。我希望我们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们要更多地关注洛阳古都,把洛阳的文学地理研究好,这也是对中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一份重大贡献。
王笑珍:好的,采访完毕。非常感谢曾会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对文学地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明确了今后从事文学研究的方向,为青年学者指明了研究方向。
曾大兴:好的,感谢洛阳师范学院会务组的精心组织,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人物介绍:曾大兴,笔名曾非曹。湖北赤壁人。博士,任教于广州大学,先后任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现为人文学院文学系教授、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心主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主要从事词学与文学地理学研究,学术专著主要有《柳永和他的词》、《词学的星空》、《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文学地理学概论》等;影视文学作品主要有《世纪风的诞生》(故事片)、《文康苑》(故事片)、《城市故事》(专题片)等。


